![](/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c321f3b40ccc169f.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5月5訊(記者 李樸 趙越)今年以來,秦州區華岐鎮一手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手抓產業發展。通過“雙輪”驅動,村莊變美了,產業興旺了,群眾的干勁足了,鄉村振興的基礎夯實了。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0125abd173b22efa.jpg)
一走進華岐鎮姚宋村,寬闊潔凈的水泥路、排列有序的民房便映入眼簾。連日來,姚宋村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村里的衛生清潔隊伍,每日對村莊的環境衛生進行清掃,保持村容村貌干凈整潔。
“路寬了,道路硬化了,燈亮了,而且家庭的小院子進來之后比以前干凈整潔。”華岐鎮姚宋村村民姚江文說。
“堅持以群眾為主體,通過全方位宣傳和示范帶動,增強了村民的環境和健康意識。”華岐鎮姚宋村黨支部書記杜曉紅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e58c999006b7832f.jpg)
為確保人居環境整治真正落到實處,華岐鎮按照“定人定責、區域到人、層層落實”的工作模式,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督查,確保環境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抓好清垃圾、清溝塘、清畜禽糞污,改變不良習慣,徹底解決‘臟亂差’問題。”華岐鎮副鎮長王鋒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8140bb8ea543d104.jpg)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在做好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華岐鎮還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郭家溝黑木耳生產基地,春木耳即將上市,工人正在忙著對加工黑木耳的原料進行攪拌裝袋。目前,該基地建成培養中心200平方米,包括黑木耳種子培養室、菌種制配車間、鍋爐等設施,基地可吸納勞動力近20余人。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c7cb613fd448097e.jpg)
“我在這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掙一萬多元,能照顧家里,能照顧孩。”華岐鎮北楊村村民韓歪歪說。
“我們一年是生產兩次,春耳和秋耳,一年一次生產20萬棒,不到30萬棒。春耳和秋耳平均一公斤35元左右的話,一年的純利潤就是160萬元。”秦州區辰宇益翔種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宗鋒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0218a916d8250e59.jpg)
在華岐鎮辛大村,600余畝連翹迎來盛花季,村民正在給連翹除草修枝。小小的連翹已經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金色杠桿”。
“2018年栽植了七萬株連翹,今年是第五年,已經進入了盛果期。連翹從去年開始大量結果,根據去年的掛果量,今年預計能產連翹濕的60萬斤左右,干的20萬斤左右。”華茂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汪小康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535a99bb269e6c2e.jpg)
這幾天,梓華園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內,各種花卉競相綻放。據了解,該合作社一期共建溫室大棚6座,主要用于城市景觀花卉的育苗、生長和銷售。
“有矮牽牛、孔雀草、千日紅等品種。這個花卉從移栽到成花上市大概需要60天左右。”梓華園藝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三拴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5/6/2205052121b5539ad78ebfbbae.jpg)
今年以來,華岐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動鄉村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如今,村子美了,產業興旺了,鄉村振興的基礎夯實了。
“為改變過去靠天吃飯的現狀,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2022年華岐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華岐鎮副鎮長王鋒說。(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