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撂荒地 復種“新希望”
——秦州區“四個強化”全面推進撂荒地整治工作
今年以來,秦州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扎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保障糧食安全,認真落實省、市撂荒地整治精神,積極開展農村撂荒地整治,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持續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靠責任。成立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財政、自然資源、林草、糧食及16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區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包地塊”工作運行機制,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扛牢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增強糧食安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扎實有序推進撂荒地整治,做到撂荒地不解決不松手、復墾不到位不罷休。
二是強化調查排摸明底數。制定《秦州區2022年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積極組織區鎮村三級力量,在2021年排摸整治的基礎上,扎實開展“地毯式”排摸,建全排摸臺賬資料,對照“三調”未耕種耕地圖斑、永久基本農田圖斑、確權承包地圖斑、糧食功能區圖斑,逐塊登記撂荒地的承包戶及位置、面積、類型等信息,查漏補缺,一戶一戶核查,一塊一塊核查,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塊,實現全覆蓋無盲區。截止目前,共排摸撂荒地13210畝,完成整治9738畝。
三是強化政策保障促增收。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村集體參與復耕撂荒地,全面落實種糧補貼和農業保險政策,全力保障種糧農民利益。對集中連片整治撂荒地種植糧油作物在100-300畝的新型經營主體、種糧大戶、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按照每畝150元給予一次性現金獎補,300畝以上的按照每畝2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現金獎補。對穩定從事糧食生產的新型經營主體、種糧大戶、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每畝100元的標準獎補。對于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流轉復耕地,提供產前、產中、產后跟蹤服務,加大農機具、烘干設備獎補力度,助力解決農業生產難題。
四是強化宣傳指導造氛圍。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經常性深入現場督察指導撂荒地排摸整治工作,農業農村部門成立專業技術指導組,累計開展現場種植技術培訓12次,線上培訓5次,培訓1520人次。印發《天水市秦州區人民政府關于嚴禁耕地撂荒的公告》,在重點鎮、村張貼500余份。同時,利用傳統新聞媒體、村級廣播、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多媒體網絡宣傳政策,提高廣大群眾耕地保護意識,形成人人參與促整治的良好氛圍。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