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4月12日訊(記者 樊雪琛 實習記者 武凡)素有“春來第一果”之稱的大棚櫻桃進入了成熟期。連日來,秦州區楊家寺鎮櫻桃種植基地,正在為大櫻桃上市做最后的精心管護工作,即將迎來一年的豐收季。
走進楊家寺鎮大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陣陣果香撲面而來,蔥郁的枝葉間,一串串紅彤彤的大櫻桃掛滿枝頭,飽滿誘人,鮮嫩欲滴。工人們正忙著為櫻桃樹梳葉、剪枝、開角,不久后將進行集中采摘。天水大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欣告訴記者:“現在總體規模將近300畝,棚內種植的品種主要有美早、薩米脫、俄羅斯8號、布魯克斯,整體畝產是1000多斤到2000斤。”
常見的櫻桃樹,大多數是自由紡錘形,樹枝開張角度大,栽植密度較稀疏。為提高櫻桃樹種植效益,該基地采用了細長紡錘形,俗稱“一根棍”的密植栽培技術,不僅將栽植密度提高了3倍,同時還提升了果品質量。
天水大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欣說道:“這一個試驗棚大概面積接近3畝,種植了有3100棵樹,屬于‘一根棍’密植栽培。這個栽培模式也是我們第一次嘗試,但是結合這兩年的試驗效果來看,一個是優質果類高,再一個就是見效時間短。”
同樣,在楊家寺鎮紅櫻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里,一株株整齊排列的櫻桃樹枝葉繁茂、長勢喜人,青翠欲滴的果實綴滿枝頭。據大棚負責人介紹,今年種植基地預計畝產櫻桃1300斤,總產量可達10萬斤。天水紅櫻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璇琳告訴記者:“我們占地60畝,大棚40畝,預計4月底5月初上市。去年3月份栽樹,今年第一年掛果,樹勢長勢可以,現在櫻桃處于硬核期生理落果,再有20多天我們的櫻桃就可以上市了。”
楊家寺鎮海拔較高,春季溫度變化大,經常出現倒春寒、霜凍等惡劣天氣,極易對櫻桃樹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但得益于設施化的櫻桃栽培技術,有效解決了櫻桃樹抗寒能力差的問題,使櫻桃樹能夠安全越冬、越春。天水紅櫻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璇琳說:“設施我們有環流風機、外保溫被,及內置火爐應對極端天氣,保證盆栽櫻桃恒溫恒濕。”
據了解,目前,楊家寺鎮已建成早熟大櫻桃連棟日光溫室9.6萬平方米,每年從4月初開始,溫室大櫻桃陸續成熟上市,一直可延續到7月份,可以與露天大櫻桃成熟期相銜接,與全市大櫻桃的上市時間線接續。
楊家寺鎮人大主席楊道東說道:“下一步,我們將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積極組織合作社復工復產,就近引導大量農民對設施大櫻桃澆水、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安置等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確保設施大櫻桃種植產業成為咱們全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主導產業。”(編輯 陳每陽)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