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和省、市委關于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部署要求,突出黨建引領,優化政策扶持,加強激勵保障,深入實施興業帶富工程、合作社規范提升工程,按照“抓引領、強示范、創品牌、促增收”的總體思路,通過黨建引領、群眾主導、產業支撐、利益聯結,統籌推進全區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突出黨建引領興產業
堅持精準施策,夯實基礎,緊盯黨組織主導作用發揮、因村制宜培育產業、推動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做實做好“三篇文章”。落實村級帶頭人隊伍實踐培養、新任村黨組織書記幫帶等措施,持續鞏固深化“兩個專職化”建設成果,為全區42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發展選優配強力量。重點圍繞“4+2”農業產業項目,大力發展林果、蔬菜、中藥材、畜牧養殖等富民產業,在娘娘壩鎮培育水產養殖、汪川鎮發展畜牧養殖、楊家寺鎮發展設施蔬菜、秦嶺鎮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在玉泉鎮、皂郊鎮、平南鎮等區域培育鄉村文化旅游產業;扎實推進玉泉鎮煙鋪農旅綜合體、李官灣傳統工藝文化旅游園等項目建設,深度開發娘娘壩白音山、楊家寺大莊草原、太陽山森林公園、西十里砂巖地貌鄉村旅游項目;緊盯皂郊塔子山溫泉小鎮、平南蘇灣至孫集鄉村旅游十里長廊項目建設,著力打造村集體經濟發展示范帶,打造“一村一品”集體經濟示范村32個。實施黨建引領合作社發展提升行動,重點圍繞“自主經營、集體領辦、入股聯營、黨員創辦”4種經營模式,構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利益共享聯結機制,培育村黨組織領辦、創辦示范性合作社20家,增強了村級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推動了全區村集體經濟整體推進、全面提升。
加強統籌謀劃聚合力
牢固樹立全局思維、系統觀念,高點謀劃、高位推動,統籌多方力量,調動一切資源,堅持精準施策、蹲點包抓、調度推進“三項保障機制”。依托中央“三部委”2600萬元扶持資金,科學編制52個扶持項目方案,在藉口鎮三合村等19個村實施資源盤活型、中梁鎮金李村等4個村實施資源開發型、牡丹鎮石咀村等14個村實施項目帶動型、關子鎮寨子村等15個村實施多元合作型發展模式。及時調整區四大組織領導黨建聯系點,每名四大組織領導包抓1個項目扶持村和2至3個低收入村,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形成了“區委統籌抓指導、部門聯動抓實施、鄉鎮具體抓落實”的工作合力。成立由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組織部、農業農村、鄉村振興、財政、審計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各鎮黨委書記為成員的村級集體經濟專責工作組,健全區級聯席會議制度,堅持每季度專題研究1次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推動階段目標任務落實落細。
強化激勵保障促提質
堅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和成效作為考核的硬指標,落實績效獎勵、加大獎補、從嚴考評“三項激勵措施”。將村干部績效報酬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掛鉤,制定《獎勵村干部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實施辦法》,年內評選50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先進村和20個示范合作社給予表彰獎勵,激勵鎮村干部主動擔當作為,激發了發展集體經濟的活力和內生動力。區上列支238萬元,重點扶持2021年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多干多補、以獎代補,以先進帶后進。對6500萬元區級涉農資金扶持的169個村開展“回頭看”,將資金利用率低、收益成效不明顯和存在風險隱患的扶持資金統一收回、重新分配。同時,加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鄉鎮和相關部門領導班子考核中的比重,對2月份排名靠后的13個鎮黨委書記進行了約談提醒、傳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確保全區村級集體經濟加快發展、全面壯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