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激發廣大人民群眾關心、支持、參與創城工作的熱情,中共天水市秦州區委宣傳部、秦州區創城辦、秦州區文聯、秦州區作家協會聯合舉辦以“我的創城故事”為主題的秦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獎征文活動。即日起,秦州區文聯公號將陸續推出部分來稿,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投稿郵箱:919673999@qq.com
王大娘“創城”記
文/王明清
68歲的王大娘胸戴大紅花,上氣不接下氣地上了班車,只見她懷里抱著自己縫制的小布袋,布袋里裝著一個大紅本本,上面燙著幾個金燦燦的大字——榮譽證書。班車里許多人都知道,王大娘這次被區里評為“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個人”,村支書領著她剛剛參加完區上的表彰大會。村支書想讓她在城里住一天,順便在市醫院檢查一下她的風濕病,費用村里全包,但王大娘不干。這不,剛從區委大禮堂出來就趕回家的班車,總算火急火燎地趕上了。
王大娘一輩子不識幾個字,丈夫走得早,她忙里忙外,風里雨里,硬是把幾個孩子拉扯大了。后來孫子上學,王大娘像農村大多數老人一樣,進城陪孫子上學。房子是兒子租下的,不大,十多平米,除了兩張床和灶具家伙什外,就沒有多余的地方了,大床她和孫女睡,小床孫子一個睡,中間隔著一個布簾子。這個院里住著好幾戶和她一樣的人,也有兩戶做點小生意的。王大娘生活的柴米油鹽在另一個叫城里的角落開始了。
王大娘是個熱情的人,閑不住,很快就和房東、院里的住戶熟悉了。每天早上孫兒們上學后,她就勤快地掃起了院子。大家都覺得自王大娘住進來后,院子變得異常的干凈、整潔,大家從心底里都很尊敬她。孫子、孫女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優秀,院里人見人愛,孩子們都以他們為榜樣。王大娘做飯雖做不了現代酒席上那些重花樣、耐看不耐吃的觀賞菜,但家常便飯可是變著戲法地做,兩個孩子也都喜歡吃,從不在外面買著吃。
有一次,孫女拿回一張學校發的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宣傳單,王大娘出于好奇問孫女,孫女詳細向奶奶介紹了“創城”的意義與個人應盡的義務。王大娘聽得專注,聽完后她問:“娟兒,你說像我這樣的老婆子能為創城做點兒啥呢?”孫女笑著說:“奶奶,你每天把這個院子打掃得這么干凈,收拾得如此整潔,就已經在為‘創城’做貢獻了!”后來王大娘從孫女口中進一步得知:作為生活在城市的一員,出門走路要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不能隨地吐痰,不能亂丟垃圾,說話要文明,坐車要守秩序……后來,大家都驚奇地發現王大娘在農村養成的隨地吐痰、亂走道路、說話高聲大氣的行為漸漸沒有了。
遺憾的是天水兩次“創城”都未能通過國家的驗收,王大娘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顯得很焦慮,好像她就是市委書記、市長似的。從此以后,王大娘出門很是小心,生怕自己的行為給城市抹黑。每當路過看到環衛工人清掃路面,她總會主動去幫忙,因此附近的環衛工人都結識了這個來自鄉下的“老婆婆”。后來王大娘的孫子、孫女相繼考上了大學,王大娘的使命也完成了,她帶著興奮和遺憾離開了,高興的是她的孫子、孫女都考上了令人羨慕的985大學,唯一遺憾的是她在城里沒有親歷“創城”的實現。孫女再次安慰她,創城不但包括城市,也包括農村,農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
回到農村的王大娘,不由分說當起了宣傳員,把城里人“創城”的所作所為給村里留守的人大力宣傳,讓大家都知道這樣一件大好事,并且帶頭親力親為,說干就干。她主動說服兒子拆除了自家的塌房爛院,清理了門前的破爛、柴草。在王大娘的勸說和帶領下,村里其他人也積極行動了起來,不到兩個月時間,村里面貌煥然一新,變得干凈、整潔,為道路的進一步硬化奠定了基礎。村巷道路硬化以后,王大娘又義務承擔起了清掃的責任,村里、鄉鎮給她工資,她死活不要,讓把錢給村里的困難家庭,自己就當是晚年鍛煉身體了,用她的話說:當初丈夫走后,鄉親鄰居們沒少給她幫忙,她這老婆子也只能為鄉親鄰居們做這點力所能及的事了。
王大娘的事跡在十里八村被廣為傳頌。今年區上評選“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個人”,鄉鎮黨委書記親點了王大娘,公示一出來,大家都連連叫好!
王明清,秦州區城南小學教師。
文明,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記一個外鄉人心目中的秦州
文/徐景春
今年陽春時節中的一天,因為業務關系,急需出差秦州,一路奔波,在晨光熹微中,我自山東濟寧乘坐汽車抵達秦州,在一個陌生之城,邂逅了文明與溫馨,這一次秦州之旅,一直銘記于我的心中,文明秦州的良好形象一直是我熱衷向朋友們推介秦州的靚麗名片!
從秦州汽車站出來,詢問了一位民警同志,他盡管對我說的“魯西南方言”聽著很費勁,他便用普通話耐心地提醒我:“您說得慢一些,盡量用普通話——如果怕說不清,就寫在紙上……”他忙著找出紙和筆,先讓我寫上問題。不會說普通話的我寫了要去的那家公司的地址,他很利索地在紙上寫上了乘公交車的線路號之后,還加上一句“祝您在秦州旅行愉快!”工整又清晰的字跡一下子讓我這個外鄉人心生溫暖!
我向民警同志道謝后,很順利地坐上公交車,車子在大道上快速地前行,窗外的秦州城,綠樹成蔭,處處高樓林立,遠處的吊塔隱隱可見,各類精致的廣告牌聳立或呈現在路旁、樓上和專業的熒屏上,大街上車水馬龍,熱鬧極了,壯觀的格局中,透露出一派文明城市的優美與雅致,真是別具風情與魅力,讓我感到格外美麗!
車子穩穩地停下了,我向一位環衛工大媽打聽得知,從此處站點到我要去的那家公司還要穿過一個商業街。街市繁華,物品琳瑯滿目,裝修精致的飯館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秦州,作為甘肅省東南部的名城,她的美食美味又是如何的呢?這樣的想法縈回于腦畔——很快就會到達目的地了,不必再為找不到地方而擔心了。路兩邊有那么多的飯館,讓人眼花繚亂的。我瞅了一下,便走進一家面館,坐下來要了一份“刀削面”,刀削面潔白細膩,久煮不爛,既耐咬嚼,又鮮美無比,再配上火腿絲、蛋皮絲、撒些香菜末,更是讓人未食生津,堪稱一絕。盡管日上三竿了,過來吃面的人還很多,老板和老板娘熱情地接待,食客們笑盈盈的,露出了怡然自得的模樣。盡管秦州的方言我聽不懂,但從每個人的容貌和舉止上,讓我看到了市民對享受生活的滿足和愜意!
吃完刀削面,我出了面館就走了,大約走了三分鐘,只聽得身后響起急促而響亮的腳步聲,我尚未反應過來,一只大手已抓住了我的肩頭——突出其來的“變故”一下子讓我驚愕不已。我急忙轉身,一看原來是面館的老板,滿臉汗漬漬的,右手里拿著一個黑皮包——此時的我才如夢初醒!原來我由于粗心大意把皮包遺忘在面館的椅子上。而所有的現金、銀行卡、證件等都在包里,倘若丟失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老板為人誠實,他讓我打開皮包,以便讓我查看里面的東西是否丟失,我查看后說一件也沒有丟時,老板的臉上洋溢著輕松興奮的神情。一剎那,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這位真誠、憨厚和可敬的大哥!我急忙從包里抽出兩張百元大鈔遞給他,他卻笑嘻嘻的婉拒了,用手指一指身后示意說——“還要照料生意呢!”轉身就走了!不一會兒就消失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不知怎的,他的身影卻在我的眼里幻化成無數的秦州人!秦州是多么美麗,秦州人的心靈又是何等的美好啊!
盡管我在秦州逗留的時間不長,接觸到的都是一些業務上的人與點點滴滴的事情,但越是透過平凡的人和事,越是能夠見證一個城市的品質和內蘊。充滿詩情畫意的秦州,社會治安穩定,百業祥和康樂,文化進步,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已滲透于廣大民眾的心靈之中,且業已成為了他們自覺地弘揚美德的共識和習慣!
啊,這真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秦州之行,秦州以其淳樸的民風,悅目的美麗,暖心的溫馨,助人的慷慨,以及處處彰顯文明城市的高素質——這是人間最美的風景。 啊,我熱愛給予我美好禮遇的秦州;我熱愛這一方熱土之上誠信而善良的人們!秦州故事多,充滿喜和樂!我真的好想再來一次“秦州之行”!
徐景春,山東商報社濟寧記者站記者。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