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1-11/14/2111141416507d44b1cabed8a2.jpg)
天微微亮,他艱難的從被窩中爬起來,看看手機,6點10分,洗漱完畢,翻開藥包,大口送服了一粒降壓藥,穿起紅馬甲,帶上紅帽子,開始整理核酸檢測所需物資,滿滿的一大包,推開社區卷閘門,清晨的寒風刮在臉上,凍得他打了個啰嗦,跨上電動車,向龍城廣場核酸檢測采樣點飛奔而去。他就是中城街道自治巷社區干部劉風慈,自從做大規模核酸檢測開始,他的每天都是以這樣的方式打開的。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4/21111414160b57a5b01c143fcd.jpg)
毒疫不滅,誓不還家
10月下旬開始,秦州區受疫情影響,對來秦人員進行了大面積的核查摸底上報工作,劉風慈主動擔起了此項工作,由于社區人口基數大,流動人口多,中心城區居住人員情況復雜,他電話核查人員信息,一坐就是一下午,晚上加班已是習以為常。連日的奮戰,讓他基本維持穩定的血壓又升到了180,可他還是堅持著。他告訴自己,在有“娘子軍”之稱的社區,他怎么能退縮呢?不但不能退縮,還要擔起責任。從10月26日開始,劉風慈開始了以社區為家,以轄區疫情防控工作為生活的日子。
當有人問他你這樣累不累時,他拍拍胸脯說:“新冠疫情不徹底消滅,我誓不回家。”已經在社區吃住20多天的劉風慈在全市無新增病例后,忍不住給家里打了一通電話,問了問家中70多歲的老母親和11歲的孩子,打完電話后他的眼眶里已經含滿了淚水。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4/2111141416d099aa3643179ca4.jpg)
胸有群眾,擔當作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劉風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在自治巷社區的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紅馬甲小劉。”他就是這樣一個熱心的人。除了在忠義巷卡點值守,他還幫助這家買藥,幫助那家送菜,誰家有矛盾,又要去調解矛盾。一天下來,劉風慈的微信運動步數能達3萬多步,同事們都發現劉風慈消瘦了。
自治巷如家酒店內有兩個急需回家的滯留人員,其中有一個7歲的小孩子,因為疫情,已經連續吃了幾天的泡面,身體出現了不適。劉風慈知道這個情況后,當天給母女倆送去了盒飯。眼看孩子拉肚子,臉色已經發黃,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他在請示了領導后,決定親自送母女倆回秦安老家。他又是搬行李,又是開車,護送母女倆平安到家了。
這就是劉風慈,一個有擔當,肯作為,遇事不退縮,危難時勇向前的基層社區干部。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