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6日訊 (記者 李超)為進一步強化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秦州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預防站利用應急廣播系統及時發聲,做到村村響、戶戶知,全方位、多角度向廣大村民宣傳防汛知識,為有效做好汛期災害防御工作提供了保障。
未雨綢繆,才能贏得主動,才能打贏防災度汛這場硬仗。在汛期開始前,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預防站將工作重心轉向汛前檢查,迅速組織3家服務維護公司對全區預警系統設備維護維修,全力保障汛期設備正常運轉。
“目前全區范圍內共建成自動雨量站77處,自動水位站6處,衛星通道5處,為保證全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強基礎。”秦州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預防站副站長曹利軍說。
近日,記者來到娘娘壩鎮花園村,此時預警廣播正在播報汛期安全提示,走進村委會,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預警平臺巡檢巡查。
“以前沒有預警信息,我們通過電話、入戶給村民宣傳。現在安了預警廣播,在廣播上宣傳,每個村民聽到廣播以后都能提高警惕。”娘娘壩鎮花園村村主任魏永興說。
廣播響了,人心穩了。一次次“喊話”、一次次“溫馨提示”、一條條信息都讓預警廣播成了汛期災害防御工作的最強“聲”力軍。
“現在有喇叭之后,只要一響,老百姓都有警惕性了。通知之后,在下雨的過程中,怎么避難怎么疏散,該避難就避難,人都有了自覺性。”娘娘壩鎮花園村村民趙全成說。
為切實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嚴格落實防汛主體責任,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預防站積極謀劃,充分發揮汛前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建立全面的防汛工作責任體系,各村結合村情實際情況,完善了《防汛方案》《防汛應急預案》,為防災度汛提供制度支撐。
“如果遇到有險情或降雨,就發送指令用廣播通知,全村大家都能聽到。降雨量達到需要撤離的情況,就組織村民全部轉移到安全避險點,保障全村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娘娘壩鎮柳林村黨支部書記錢小剛說。
應急廣播系統建設運行以來,全區共建成3個監測預警平臺,設立472個預警廣播,做到了16鎮全覆蓋,自動雨量站、自動水位站上線率達100%。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市區各級部門的安排部署,進一步加大汛期預警設備的巡查檢查力度,進一步加強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確保汛期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秦州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預防站副站長曹利軍說。(編輯 陳每陽)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