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秦州區各機關黨組織高度重視,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秦州區各機關黨組織精心策劃、周密部署,答好必答題、做好加試題,堅持學用結合,認真落實三項措施,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的新高潮。
緊扣主題“精”部署。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后,各機關黨組織聞令而動,將“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目標要求貫穿始終,迅速動員部署,制定學習方案,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了一系列活動。區委直屬機關工委舉辦機關黨組織書記暨黨務干部培訓班,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重點培訓課程,為培訓學員配備黨史學習資料,創新采用了現場模擬+學員記錄+互動點評的情景教學模式,切實達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的效果。各機關黨組織充分利用本區紅色資源,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前往烈士陵園、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張輝烈士墓等革命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用英雄楷模的事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區融媒體中心黨支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融媒體平臺,在《秦州新聞》欄目開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專欄,在看秦州APP上開辟專欄,下設“黨史百年天天學”“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黨史故事100講”“一百堂黨課史”四個子欄目,在全區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實現了線上線下學習同頻共振。
豐富載體“促”實效。各機關黨組織注重把黨史教育融入日常,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強國、甘肅黨建為載體,通過舉辦讀書班、知識競賽、專題輔導、交流研討、現場教學等方式,積極創新載體,豐富教育內容,增強學習效果,引導黨員干部在學習教育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秦州區城鄉環衛治理中心通過邀請講師開展專題講座,組織黨史知識測試等活動,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區委直屬機關工委機關以領導干部領學和集體學習討論為主,開展為期五天的黨史學習教育讀書周活動,工委機關黨員干部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將責任擔當轉化為具體行動,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玉泉觀大景區積極創新服務舉措,為做實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升游客滿意度,擴大景區知名度,舉辦首屆漢服“花朝節”,通過集中展示十二花神、祭祀花神以及民俗回歸和文化互動等活動,讓游客近距離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動當天,來參加活動和演出的漢服愛好者、游客共3000余人。團區委面向全區廣大青少年開展以“我把祝福送給黨”為主題的手抄報展覽活動,全區18所中小學上報的青少年手抄報300多幅在陜西會館展出,通過展覽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區文化館在大城街道進步巷社區舉辦“黨史凝初心,文化潤心田”黨史學習教育暨遇見非遺主題活動,用知識問答和小曲表演相結合的形式,宣傳黨的知識,贈送書畫作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聚人氣。
聚焦中心“強”擔當。各機關黨組織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機關中心工作相融合,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中心工作發展的實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重點工作,組織機關黨員干部立足崗位作貢獻,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志愿服務,走上街頭、走進小區、走進鄉村開展環境整治、安全排查、文明勸導、普法宣傳、幫扶慰問等志愿服務活動,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將學習教育的實際成效轉化為為民辦事、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區殘聯黨支部邀請省殘疾人輔助器資源中心的專家為全區30名殘疾人進行假肢和矯形器篩查和咨詢服務。為滿足聽力殘疾人交流無障礙需求,免費為8名聽力有障礙的殘疾人適配助聽器。區政務服務管理局黨支部始終以黨建引領政務服務開啟新模式,緊緊圍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痛點等問題,專心在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上狠下功夫,真正實現群眾、企業輕松辦事隨時辦事。區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在全局系統精心選派業務過硬、作風優良、服務貼心的168名黨員干部走進田間地頭,為群眾提供面對面指導、心貼心技術服務。區檢察院組織黨員干部到岷山社區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 在職黨員先鋒行”志愿服務活動,對小區道路、綠化帶、衛生死角等進行清理,為社區居民營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區信訪局黨員干部把黨史學習教育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主動認領信訪任務,將省信訪局交辦的84件重復信訪事項化解作為檢驗學習成效的“試金石”,緊盯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前已辦結48件,力爭年底將剩余的36件全部化解。區婦聯黨支部為做深做實黨史學習教育,結合婦聯執委自身優勢,組織召開“我為婦女兒童辦實事”項目領辦會,39名區婦聯七屆執委結合所屬行業,共領辦服務項目45個。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