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1-3/20/2103201343575200311dae8995.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3月20日訊(記者 邵千 實習記者 崔云慧)時下,大地回暖、春意盎然,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秦州區水務局提前謀劃,廣泛動員,把荒山荒坡綠化作為春季水保造林的重中之重,積極開展2021年春季水保造林工作,為建設生態秦州提供強有力的綠色屏障。
在太京鎮馬岐山片區,秦州區水務局水保站的技術人員正組織群眾進行綠化苗木的轉運和栽種。馬岐山片區毗鄰平峪溝,由于地理位置偏遠,長期撂荒導致水土流失嚴重。通過水保林的種植,原來的荒山變得綠意盎然。
“我們距離這近,原來的時候風沙很大,近年來,通過植樹風沙減小了,環境綠化得好多了,山清水綠,好得多了。”張家寨子村村民張保田說。
今年,秦州區水務局計劃在馬岐山片區栽植綠化苗木3000畝。自從3月1日開工以來,8名技術人員嚴把苗木質量關,對苗木進行抽驗,確保栽一棵、活一棵、綠一片,保證一次性成林,鞏固造林成效。
“截止目前,已經完成面積2800畝,這個星期就能完成太京馬岐山片區的栽植任務。通過荒山荒坡的造林減少了水土流失,減少了泥沙入河,提高了林草覆蓋率,而且提升了坡面的蓄水能力,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生態的良性循環。”秦州區水務局水保站技術員吳萍說。
在皂郊鎮朱家山造林點,荒山綠化工作也在有序開展中。這里由于海拔較高,苗木轉運極為困難,水保站組織人員對道路進行了拓寬,確保造林工作順利開展。目前,該造林點的1000畝綠化面積已完成600畝。
![](/Files260/BeyondPic/2021-3/20/21032013439f9ed74a83d06fdc.jpg)
“荒坡栽植難度大,坡陡,山也大,溝深,尤其苗子的運輸,關鍵是背上去也遠,這就是當時造林點的難點。原來有一點小路,就是窄,又拓寬了一點。”秦州區水務局水保站技術員張琦說。
據了解,此次荒山荒坡水保林栽植共分為東溝、馬岐山、孫家山3個片區,營造水保林400公頃,封育治理3193.9公頃,計劃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35.93平方公里。自3月1日開始,秦州區水務局抽調了15名技術骨干力量,分布在太京、皂郊、關子三鎮,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此次治理將通過在坡面建設水保林、封育治理和溝道工程,形成多層次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為建設生態秦州筑起綠色屏障。
![](/Files260/BeyondPic/2021-3/20/210320134396a0c0faa6990cb7.jpg)
“目前共完成荒山,荒坡水土保持造林面積3500多畝,計劃利用一個月時間共完成造林面積是6000畝,通過荒山荒坡造林,將進一步提高區域的林草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秦州區水務局水土保持站站長甄東紅說。(編輯 陳每陽)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