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9/BeyondPic/2020-9/30/20093021011b4c2a33af7e6738.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9月30日訊(記者 楊旭)9月30日,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雷鳴主持召開全區促消費擴內需工作推進會。他強調,要精準施策挖潛力,多措并舉促消費,全力以赴拓展存量創造增量,確保全面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任務,確保實現“三季度補欠賬、四季度保目標”要求,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宋丕林,區政協主席毛更生出席會議。
![](/Files259/BeyondPic/2020-9/30/2009302101776f455118f39df9.jpg)
雷鳴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全區上下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脫貧攻堅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統籌調度力促消費市場回升,全面落實惠企補助政策措施,多措并舉開展促銷活動,搭建電商平臺助力消費扶貧,加快項目建設促進商貿流通企業發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收官清零,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雷鳴強調,要準確把握形勢要求,持續堅定促消費擴內需的信心決心。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促消費擴內需的政策精神,全面落實市上“1+8+1”方案,扎實開展區級八項行動,用足用好消費政策,大力促進消費回補,積極穩定消費預期,持續挖掘城鄉消費潛力,不斷擴大消費規模,千方百計把疫情防控中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催生的新興消費壯大起來,讓消費更好支撐經濟平穩運行。要抓住關鍵重點發力,全力以赴挖掘優勢潛力促消費擴內需。要發揮政策效應,用足用好消費補貼資金。要聚焦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重點領域,不斷擴大消費規模,延伸放大示范效應,形成新的消費燃爆點。要緊盯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多措并舉延伸旅游產業消費鏈條,激發旅游市場消費潛力。要探索創新模式,大力發展“中央廚房”消費,引導企業擴大“宅消費”“宅速遞”,深化與電商平臺的對接合作,持續挖掘消費潛能。要圍繞脫貧攻堅全面收官,把農產品產銷對接作為產業扶貧、助農增收、擴大消費的重中之重,精準施策,拓寬扶貧農產品銷售渠道,深化拓展消費扶貧行動。商貿服務業特別是限上企業,要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根據各自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在經營的方式、理念、渠道上下功夫,進一步擴大銷售規模。要加強消費宣傳引導,通過發放一定數量的消費券、優惠券,引導企業開展優惠促銷活動,充分調動群眾的消費積極性。
雷鳴要求,各鎮、街道要認真學習研究政策措施,堅持網格化管理,實行專人負責、專員主抓、專班推進,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區商務局、區統計局要強化業務培訓,加大政策宣傳、協調服務及統計培訓力度,督促企業規范填報進度報表,做到應統盡統。要加強信息共享、強化協作配合,積極探索建立“小升限”、“個轉企”管用辦法,引導企業實行統一收銀核算、發展連鎖經營。要加強扶持培育,對符合轉限上的要及時申報入庫,對個別不符合條件的要盡快完善入庫要件,爭取入庫更多的限上企業,持續增強增長后勁。區直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標對表主動認領任務,細化實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人及時限要求,抓進度、補欠賬。要建立定期調度和聯席會議制度,緊盯薄弱環節和關鍵點,每月分析研判,科學測算調度,有針對性的提出措施辦法。要對照全年目標任務,對前三季度消零指標全面分析,把第四季度增長的點弄清楚,有針對性的制定措施辦法。要針對網格化管理,對各鎮、街道提出工作要求,定任務、定責任,督促指導企業開展促消費活動。要強化跟蹤問效,對工作進展緩慢、推進不力、任務落實不到位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Files259/BeyondPic/2020-9/30/2009302101bff81438b26e3c8a.jpg)
會上,秦州農村合作銀行董事長王守科、蘭天城市廣場經理周建暉、甘肅絲路優選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成作了發言。宣讀了《秦州區2020年下半年促消費活動限上企業資金獎補實施方案》;傳達了市商務局、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20年下半年促消費活動重點商貿企業專項獎補資金計劃的通知》,計劃對蘭天城市廣場、商業大廈、仲林果品等60戶促銷費成效明顯,經濟發展貢獻大的限額以上重點企業,給予10萬—120萬元金額不等的獎補資金。
秦州農業合作銀行與甘肅佳祺商業有限公司、甘肅皇城國際飯店分別簽訂了3500萬元、2000萬元的貸款協議,工行天水分行與百耀商貿公司、天水嘉威商貿公司分別簽訂了200萬元、1500萬元的貸款協議,總貸款達7200萬元。
![](/Files259/BeyondPic/2020-9/30/200930210155163183435e7110.jpg)
區領導汪曉娟、李映泉、蘭雪艷、王剛平,區直各有關部門單位,各鎮、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12家駐區金融機構負責人,全區102家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和20家近限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編輯 陳每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