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9月1日訊 (記者 劉武鋒)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也是脫貧最難啃的“硬骨頭”。在脫貧攻堅中,秦州區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頭號工程”,對標“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穩步推進后續扶持。目前,全區29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已搬進了嶄新安全的住房,入住率達到了100%,貧困群眾住房難、吃水難、就醫難等問題均有了保障。
金河家園是秦州區在藉口鎮鄭集寨建設的易地搬遷安置點之一,小區周邊有社區、衛生室、幼兒園等。去年4月份,村民王忠于從三十里外的南峪村搬到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安置小區居住。在這里,不僅住得更舒心,孩子上學和家人就醫也更加方便了。
“我們上面確實沒辦法住了,全部是土房,大人娃娃有病了找個大夫急忙找不到來,搬下來好得很,娃娃念書方便了,現在衛生院就在這地方,就能看病。”藉口鎮南峪村村民王忠于說。
“南峪村總共87戶378人,享受一萬元房款的是51戶,同步搬遷戶是36戶,51戶建檔立卡戶享受房款的,去年年底已經全部搬遷入住。”藉口鎮南峪村駐村干部馬云芳說。
同樣,太京鎮唐家窯村的67戶278人,也享受到了國家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從山高路遠,基礎設施條件差的大山深處,整村搬遷到了平坦的甸子村安置點。由于居住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上很多大齡青年也成了家。目前,唐家窯老村莊按照國家易地搬遷政策正在進行拆舊復墾。
“在搬遷的時候是278人,現在是314人,因為我們地方不好,山大溝深,說實話給娃娃娶兒嫁女都是問題,此次搬遷到下面,解決了村上的五大難問題,就是上學難、行路難、就醫難、說土一點就是娶兒嫁女難的問題,所以說搬下來以后,人口猛然增長,40歲的光棍漢都娶了妻生子了,所以人口就上去了。”太京鎮丁家門新村黨支部副書記丁牛換說。
“搬到這里啥都好,交通好,再一個我的娃念書好,有了病了看病方便,各方面好。”太京鎮丁家門新村村民丁三周說。
為進一步夯實全區脫貧攻堅工作基礎,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實落地,今年7月10日至8月10日,秦州區開展了“再回頭、再篩查、再檢視、再整改、再提升”五再行動,就16鎮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全面篩查檢視,進一步查漏洞、補短板、強弱項,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從“五再”行動結果來看,秦州區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就業、就醫、就學等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到位,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
“目前,全區29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入住,入住率達到100%,2930戶舊宅已全部拆除,拆舊復墾率達到100%,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2869戶全部實現了每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就業人數達到了5882人,全面完成了易地搬遷脫貧攻堅任務。 ”秦州區發改局易地搬遷辦公室副主任朱光明說。(編輯 陳每陽)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