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9/BeyondPic/2020-8/13/200813095161fdf3783351320e.jpg)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12日訊(記者 趙雅琪 王岐)今年以來,秦州區把中藥材種植作為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重要抓手,以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9.2萬畝,實現中藥材產量1.95萬噸,總產值4.6億元。
![](/Files259/BeyondPic/2020-8/13/200813095148e1773d3657774b.jpg)
日前,記者在秦嶺鎮秦晉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看到,冬花,黨參、當歸、黃芪等各類藥材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搶抓藥材成熟關鍵期開展拔草、打藥等各項管護工作。
“去年育了9畝大黃苗,預計一畝地產達到1200斤左右,結果今年3月份采收的時候,一畝地達到了2000斤過一點,9畝地產了23000多斤,相對來說收益是比較可觀。”秦嶺鎮秦晉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軍軍說。
![](/Files259/BeyondPic/2020-8/13/200813095126d2437e74af93a2.jpg)
秦嶺鎮秦晉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秦嶺鎮中心、中玉等村流轉土地1200畝,建立了千畝黃芪標準化種植基地。目前已有入社農戶20余家。合作社的不斷壯大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不少務工崗位。張蓮花是秦嶺鎮中心村村民,她告訴記者,通過在合作社務工,不僅在家門口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
“以前種地,沒有收入,自從合作社成立我就到這個合作社打工,打工一天掙點零花錢,一天掙60元,還能把老人照顧上。”秦嶺鎮中心村村民張蓮花說。
“務工人員多的時候有40幾個人,少的時候就20幾個人,平均下來就是30多人吧。30多個人的話,其中貧困戶有10幾個。”秦嶺鎮秦晉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軍軍說。
![](/Files259/BeyondPic/2020-8/13/2008130951a1a9ee6c0e03d536.jpg)
與此同時,合作社還通過為村民提供種苗、種子及成熟的種植技術的方式,帶動周邊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不少村民依靠自己在合作社學到的中藥材種植技術,利用自家的閑置土地種上了中藥材。
“我從這個中心村成立合作社,從一開始就想,從這里育苗,前期先把這個苗子免費發給各個農戶,讓他們自己來種。完了以后,我們全面負責技術,統一采收。”秦嶺鎮秦晉原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軍軍說。
![](/Files259/BeyondPic/2020-8/13/20081309517f1bc8d2989cda87.jpg)
牡丹鎮萬畝中藥材基地位于牡丹鎮草川村,是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輻射區的組成部分。2018年,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建成總面積6200余畝,集中藥材種植、加工、觀光旅游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園。并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幫助農戶開展技術指導,有效解決農民就近務工問題,帶動更多的農戶脫貧致富。
“建成以來帶動農戶,平均每天上工的人數有100來人,其中貧困戶20多戶,每天給年輕一點的指導技術工作,給他們教授怎么去種這個藥材。”牡丹鎮興華榮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志明說。
“打工掙錢,一月能掙1200多塊錢,有一個月稍微好點就能掙1300多塊錢,最不行一個月要八九百塊錢。”牡丹鎮草川村村民劉書花說。
![](/Files259/BeyondPic/2020-8/13/20081309515a3a0b43dd6303c7.jpg)
近年來,秦州區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進一步壯大培育了秦嶺鎮萬畝連翹、楊家寺鎮鄭宋設施中藥材、汪川鎮千畝中藥材、牡丹鎮萬畝中藥材產業園等七大中藥材基地,種植連翹、黃芪、白芨、半夏等30多種藥材。全區中藥材種植合作社達到40余家。截止目前,中藥材面積達9.2萬畝,總產量1.95萬噸,總產值達4.6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短平快”項目中藥材種植1430畝。
“下一步,我們計劃進一步加大基地建設,引進合作社把這個中藥材從粗加工到深加工進一步轉變,進一步增加我們中藥材的產業量和我們群眾的收入。” 秦州區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李惠東說。(編輯 陳每陽)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