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少年, 秦州檢察“拍了拍”你
——防交通事故篇
![](/Files259/BeyondPic/2020-8/7/20080716245ecdd39d05d659d8.jpg)
炎炎假日,孩子嗨翻天,家長腦殼疼,除了繁忙的工作、家務之外,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出行安全。尤其近年來未成年人無證駕駛摩托車、電動車的交通違法現象增多,他們為追求刺激,在馬路上橫沖直撞、追逐嬉戲,這一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Files259/BeyondPic/2020-8/7/2008071624b02a2864854fa14e.jpg)
檢察官解析
道路交通損傷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三大主因之一,我國每年有約4萬名14歲以下的孩子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傷甚至死亡。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秩序導致的,如果我們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青少年天性好動,尤其男生喜歡打鬧,在公共場合就很容易發生事故。比如在公交站臺與同學打鬧、推搡;過馬路時不走人行橫道、互相追逐,或者在紅綠燈交替的當口“沖剌”、突然加速或中途折返;又或者在路邊兩側停有車輛時,從車輛前面或中間突然跑出來導致被剮蹭碾壓;乘車時將頭、手或身體其他部位伸出車窗或天窗;還有騎自行車闖紅燈、逆行、帶人,甚至與機動車搶道、與同學互相競駛;以及在未滿法定年齡的情況下無證駕駛摩托車、小汽車造成自身或他人傷亡。因此,對于青少年來說,在出行時提高安全意識,注意自我防護,才是避免人身傷害的關鍵。
![](/Files259/BeyondPic/2020-8/7/20080716247d68fb851e31f6e3.jpg)
防范攻略
1.加強交通安全知識的學習,自覺提高安全意識,增強法治意識,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秩序,謹防“中國式過馬路”。
2.路上行走時要走在人行道上,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橫過車行道時須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沒有這些設施時,不要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而過。
3.行路時要注意各種信號燈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紅綠燈、人行橫道信號燈和車輛轉向燈的變化;過馬路時要在行人等待區等待通行;穿越馬路時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過,不要在斑馬線上閑庭信步;如果紅燈亮起時仍處于機動車道上,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前行,直至通過路面或在道路中心線等待下一次綠燈亮起后再行通過。
4.不要在車行道、橋梁、隧道或者交通安全設施等處逗留;不要在馬路上玩耍、拋物或進行妨礙交通的活動;不要穿越、攀登或者跨越護欄等隔離設施。
5.不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車,不滿16周歲不能駕駛電動車;不要在人行道、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騎車時不要戴耳機聽音樂;不要手中持物騎車,不要雙手離把騎車,不要兩人騎一車,不要相互競駛、互相追逐。
6.駕駛機動車必須依法取得駕駛證,拒絕無證駕駛,拒絕酒后駕駛。
7.頭盔作為保護駕乘人員頭部的有效工具,是騎行者遇到危險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駕駛和乘坐電動車、摩托車必須戴安全頭盔。
8.乘車時千萬不能將頭、手或身體其他部位伸出窗外,因為車輛在行進過程中,伸出窗外的身體部位可能會與旁側的樹枝、交會的車輛及其他車外物發生擦碰,造成危險。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