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回響·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Files259/BeyondPic/2020-7/29/2007290936a3d4603c815026a2.jpg)
![](/Files259/BeyondPic/2020-7/29/2007290936bfebbe1c87975127.jpg)
賈家寺村的幼兒園里,老師正帶著孩子們做游戲。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鞏 煒 白德斌 洪文泉 白永萍
“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習近平總書記激情昂揚的話語,激勵著每一個不懈奮斗的人們。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個人的幸福生活都來自辛勤汗水、無私奉獻和悉心培育。
賈家寺村,這個習近平總書記11年前送來溫暖的地方,如今從嶄新的院落到標準的文化廣場,從寧靜的校園到忙碌的工廠,都充盈著幸福的味道。
這是當地干部群眾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用辛勤努力奮斗的結果,他們以智慧和汗水,澆灌著一個村落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成就感,繪就了一幅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
成就幸福,奮斗是力量
“只要人勤快,幸福的日子就在眼前。”姚小平一邊說,一邊熟練地揉著手中的面團。
早晨的陽光灑進玻璃窗里,姚小平和他身邊身著藍色工服的面點師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揉面,打團,烘烤,一個個面團在他們手中變成了美味糕點。
![](/Files259/BeyondPic/2020-7/29/2007290936c84e09de9528a5f4.jpg)
村民姚小平走進車間,當起面點師,每月能掙4000多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郁婕 攝
為了解決易地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天水市在賈家寺村周圍流轉土地,建起兩個產業園區:農業園區搞種植,工業園區引進加工企業,姚小平所在的盈麥香食品生產車間就是其中之一。
搬到山下,流轉土地騰出身子,家門口找到工作,讓和姚小平一樣的賈家寺村村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
“我們的工資是計件的,好的時候一月四五千元不成問題。”姚小平說,盈麥香食品生產車間讓自己顧家、賺錢兩不耽誤。
“車間里僅賈家寺村的群眾就有100多人,大家都方便。”天水盈麥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紅告訴記者,車間主要生產糕點、面包,大部分都是送往各縣區農村小學的營養早餐。
目標抵達,奮斗是路徑
“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我們就得好好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辰達建材打工的王進榮說,不用出遠門,一個月就有4000元的工資,不比城里的干部差多少。
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懂一行。這是王進榮的口頭禪,也是他的工作信條。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成為廠里的“多面手”。雖然是個車輛維修員,但開車、操作生產機器的技術也不遜于專業人員,每當廠里忙不開時,他便自告奮勇開車送貨,或在生產車間幫忙生產。
“老王能文能武,廠里工人都服他。”辰達建材的總經理徐曉修告訴記者,企業主要生產建筑材料,用工流動性不大,所以特別需要像王進榮這樣的熟練工。
![](/Files259/BeyondPic/2020-7/29/20072909367d952882601f5096.jpg)
村民王進榮如今已是辰達建材的熟練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郁婕 攝
小康生活等不來。在賈家寺村,家家都有像姚小平、王進榮這樣為了生活努力奮斗的人。他們心懷夢想、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打造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馬麗花已經是連續三年的娃哈哈廠優秀員工,從在天水市區青年北路開飯館、前往廈門和朋友一起搞餐飲,再到返回村里在娃哈哈廠打工,不論在哪個崗位,馬麗花身上總是帶著一種拼搏和務實。
“供兩個孩子上學,壓力挺大的,不敢松勁啊。”馬麗花說,努力奮斗不僅是為了給兩個兒子賺學費,更希望孩子們也能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現在我盼著的,就是早點能去帶孫子。”馬麗花的辛苦沒白費,如今兩個兒子都在江蘇找到工作安了家。折騰了大半輩子,馬麗花終于過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什么樣的奮斗就有什么樣的人生。
夢想成真,奮斗是橋梁
午后時分,歡笑聲打破了村里的寂靜。伴隨著音樂聲,幼兒園園長王小燕和同事一起正在照顧孩子們起床洗漱。
“孩子太小,父母外出打工,城里的幼兒園接送太遠,所以就送到我們這里。”王小燕說,“如今村里有了幼兒園,為外出打工的年輕夫婦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41歲的王小燕以前一直在市區幼兒園當老師,積累了一定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去年,看到村里很多家庭的孩子每天都要送到城里上幼兒園,她就有了回村創辦幼兒園的念頭。
她的想法一說出來,就得到了村里干部和群眾的贊同。于是,王小燕利用自己家三層樓,辦起了賈家寺村幼兒園。第一個學期,幼兒園只招到14個孩子,但看到家門口的村幼兒園辦得有模有樣,上門咨詢的家長越來越多了,這學期,幼兒園招到了25個孩子。
“辦幼兒園是我從小的夢想。”王小燕說,每當看見家長和孩子們熱切期盼的眼神,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村里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樣豐富多彩的童年。
每一個懷揣夢想、不懈奮斗的人,都會在奮斗路上塑造出更好的自己,創造更美的明天。
放學了,孩子們從村口的文化墻前跑過,墻上整齊地書寫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Files259/BeyondPic/2020-7/29/20072909369faf0cf774564100.jpg)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郁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