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人民檢察院樹立“求極致、過得硬”的工作態度,積極適應新時代對檢察工作的新要求,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辦案程序、案件實體、業務數據“三大監管”工作,充分發揮案管樞紐崗位職責,聚焦規范統一業務系統運行、優化資源配置、建立聯絡員制度、全面提升司法效能。
一、優化管理方案,加強統一業務應用系統規范化建設。
為了進一步保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規范、高效、安全、穩定運行,秦州區人民檢察院優化管理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推動各項業務工作準確有序開展。一是制定完善管理辦法。結合院內工作實際,制定《秦州區人民檢察院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維護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管理辦法》對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的使用部門、主管部門、后臺操作和安全保密部門的工作職責以及信息填錄、文書制作、網上業務流轉、網上業務監管、系統使用權限管理等12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實施細則》要求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數據后臺維護,須經辦案人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中申請,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批準,由綜合業務部門審核后送運維部門進行后臺調整。二是優化系統權限配置。按照最高檢《關于加強司法權力運行監督管理意見》和《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司法效能》要求,對涉及院領導、業務部門負責人、檢察官、檢察官助理、書記員的系統角色、辦案權限進行重新配置,特別是對院領導的簽發權限、審批權限和審核監督權限進行重新梳理、配置,從“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三是梳理法律文書最低審批權限。綜合業務部充分發揮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主管部門作用,協調業務部門和統一業務系統后臺管理部門,對照最新版《甘肅省基層檢察院檢察官授權范圍的規定》內容,對統一業務系統內3000多份法律文書最低審批權限進行了逐一審核,將“授權范圍規定”的“軟要求”固化為系統運行的“硬制約”。
二、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司法效能。
進一步規范機制、完善體系,合理調整輪案規則、規范案件受理分流、突出監控重點,促進案件受理、流轉、監管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一是完善案件承辦確定機制。積極會商辦案部門細化案件區分標準和分配規則,著力解決案件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根據案件類型和難易程度,區別配置辦案力量,在設置一審公訴案件輪案組和審查逮捕案件輪案組的同時,建立專業化辦案組織,真正實現繁簡分流、繁案精辦,簡案快辦。二是優化案件受理分流工作。案件受理人員按照罪名對案件進行分類受理,便于掌握類案受理標準,提升工作效率,促進案件受理工作的規范統一。嚴格落實“知會表”、“提示表”隨案移送工作,以簡潔易懂、便于理解的方式對辦案人在案件辦理和案卡填錄中應當重點注意的事項進行溫馨提示,確保辦案程序完備,業務統計數據準確。三是加強特殊案件和關鍵節點的監管。加強重點案件的監管,重點監督涉疫、涉黑惡、影響社會穩定和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特殊身份人員等重大敏感案件。加強辦案期限監管,重點監督是否濫用延長審查起訴期限,退回補充偵查超期后是否督促偵查機關重新移送。加強外來文書接收審查,推行在收到判決書后開展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判決書“三書”對照檢查,提升監管質效。
三、優化監管機制,建立統計、流程監控聯絡員制度
綜合業務部和各檢察業務部門均設置案件流程監控員和案件信息統計員,相互配合、共同監管辦案程序、案件實體和業務數據統計,推動案件辦理活動的動態監管橫向監督和縱向監督共同發力。一是構建流程監控新機制。監管工作前移,在業務部門設置流程監控員,增強發現問題的時效性,綜合業務部與辦案部門“兩步走”層層監控,解決案件數量過大,監控不全面、不及時的問題,促進案件辦理動態監管精準化。二是“一崗雙責”形成工作合力。部門流程監控員同時也擔任統計員的職責,在案件監控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案卡漏填、誤填、填寫不規范的問題,從數據“源頭”提高準確性,確保統計信息數據及時、準確、全面,切實提升我院核心業務數據、重點工作等各類案件信息錄入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三是樹立“多贏共贏”理念。部門流程監控員的設置有利于業務部門積極主動發揮縱向監督的作用,把提高案件質量作為綜合業務部和辦案部門共同的追求目標,推動管理理念和辦案理念的共同更新、管理機制與辦案機制的共同完善,實現內部共贏多贏,共同打造優質的法治產品和檢察產品。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