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好哨兵
——秦州區七里墩街道羅玉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會英
![](/Files258/BeyondPic/2020-2/14/20021319006ba37356d06d6955.jpg)
20多天的連續奮戰,原本俏麗的臉上堆滿了憔悴,沒有豪言壯語,每天大量的繁復而瑣碎的工作,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每天面對2000多住戶6000多居民,大量的排摸調查,收集第一手信息。安撫,解釋,甚至不理解的謾罵…
她們平凡,卻展現著超人的力量,她們柔弱,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中卻迎難而上。正是他們的細致、堅韌和默默奉獻。才為我們整個社會筑牢了社區防疫的第一道柵欄。在社區防疫第一線,秦州區七里墩街道羅玉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會英就用堅韌和行動為社區居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許多社區居民說“有會英在,我們感到特別踏實。”
關鍵時刻沖在最前面
疫情來的太快太猛是始料未及的,正當農歷臘月二十三過后,大家籌劃著歡度春節的時候,按照區上和街道辦事處的安排,要逐戶對轄區居民進行排查摸底,重點摸清從湖北武漢等疫情較為嚴重的地方返鄉的人員,特別是對有接觸病史的人員,要建立臺賬,每天回訪報備,堅決做好防控應對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深深地意識到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責任之重,面臨的任務之艱巨是前所未有的。因為羅二社區共有居民棟樓53幢210多個單元,住戶達到2260多戶,人口6630多人,商業鋪面近100家,而社區干部僅有7人,又正值年關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和學生返鄉過節的高峰期,要在春節前短短的幾天時間完成這么量大的排摸任務,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面對日益嚴重的疫情,她心里清楚盡快摸清人員信息對有效防控至關重要,也無異于和疫情抗爭,與生命賽跑!于是,她針對實際,提出了“三員三實三包”工作法,即社區干部職工當好疫情防控政策知識的宣傳員、人員排摸的信息員、落實防控工作的服務員,按照戶內情況實、流動人口實、健康狀況實的要求,建立了包樓棟、包防控、包回訪巡查的工作機制,及時有效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為了調動干部職工的干勁,在全面統籌抓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她主動多承擔了幾個樓棟的排查任務,并且每天的“日報告”她都親手核對,有時為了核準一個人員的信息,她不厭其煩地一一通過電話等形式進行再次核實。為此,她和干部職工因為入戶也吃了不少閉門羹、受到了一些無端的指責、抱怨。從年前至今20多天里,她從沒有雙休日,就連除夕夜,她也是在單位核實上報完排查信息后,10點多才回的家,他的孩子還調侃地說“今年的年夜飯可能是最遲最簡單但最有意義的年夜飯”!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入戶或電話排查達到了全覆蓋,先后印發疫情防控通知、居家防控提示等800多份,張貼宣傳橫幅20多條,建立居民健康信息臺賬130多套,入戶或電話排摸3600多戶次,每天巡回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達6小時,并對重點人員每天定時回訪監測,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Files258/BeyondPic/2020-2/14/20021319002e162f35594f4dfe.jpg)
黨旗讓居民更加安心
羅二社區有市建、秦建2個相對獨立的居民小區和1個新建的城中村安置小區宏安英郡。市建、秦建小區建立于上世紀90年代,由于物業運轉困難,基礎設施年久失修,2個小區周圍護欄多處破損,加上樓間進出口達20多處,成了典型的“三無”小區。兩年前,在她的努力爭取下,積極引進了舜天物業公司,對秦建小區進行服務管理,但由于基礎太差,一些設施還沒有修繕到位。為了有效防控疫情,她積極爭取街道等上級部門的支持,解決建筑防護板材120多塊,封堵破損護欄12處、樓間出口16處,設置總出口4處,對居民發放了人員出入證和車輛通行證,實行統一登記管理。為了靠實登記管理和防控責任,她充分發揮3個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了社區黨委抓總、支部包小區、黨小組包樓棟,黨員、居民志愿者分組包單元的聯防聯控機制,在社區、小區主要進出口、單元門口、重要街口等建立“黨員先鋒崗”5個,懸掛黨旗4面,組建黨員突擊隊20多人,落實“一個門崗進出、一支隊伍職守、一次病毒消殺、一個喇叭宣傳、一本出入登記”的五個一防控措施,每天定時開展宣傳、消毒、巡視,發現外來人員進行及時詢問排查,對人員密集場所及時提醒宣傳勸導。同時,對一些未納入物業管理的家屬院小區,她多次深入走訪了解,動員退休老黨員組成了臨時管理登記點,登記點的老黨員還主動要求社區為他們掛上黨旗,他們說,在疫情防控這樣關鍵的情況下,只有看見黨旗才有號召力,居民才會更加安心!
![](/Files258/BeyondPic/2020-2/14/20021319001a9dbd76ecd4fcbd.jpg)
貼心服務是我的天職
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開始以來,沒有口罩、消毒液等防護措施成了她最犯難的心病,既要盡快排摸查清外來人員情況,又要確保被訪居民和社區干部的安全。她多方求助、苦口婆心打遍了所有認識朋友的電話,跑遍了市內所有藥店,回答都是口罩脫銷,出再高的價錢也買不到!最后,她只得從僅有的幾家小超市拼湊了20只一次性普通口罩,求助其它社區擠來1公斤酒精,才保證了入戶排摸工作的順利開展;社區干部也都理解她的難處,深知肩負工作的重要性,雖然防護比較簡單,但大家都是一個口罩勤消毒多次用,表現出為大局著想,心系居民的忘我精神。小區設崗統一登記管理以后,秦建33號樓1住戶給她打來電話,說家里沒有口罩,出門坐車、購物不安全,她二話沒說,將自己僅有的兩個口罩送去;秦建23號樓1住戶兩位老人打來電話說家里沒煤氣了,孩子在外地沒有回來,自己又不會用電磁爐,而且怪怨由于社區統一管理登記致使煤氣沒法購買,態度比較苛刻。她一邊安慰老人,解釋疫情防控統一管理的必要性,又及時聯系轄區從事煤氣運送的居民想辦法解決,直等到給他們把煤氣送到家,安裝到位,她才放了心。在帶領社區干部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的同時,她也不忘常常叮囑每個干部及時做好自身和家屬的安全防護工作,在想方設法購得專用的10多個口罩和消毒酒精后,她首先分發給每位干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各類防控物資、設備等她都是自己出錢購買的,至于墊付了多少錢,她也不知道,她總是笑著說,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下,做好服務是我的天職,多少錢都換不來大家的齊心協力,都無法買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區的和諧穩定。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