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6b929116a26e6e25.jpg)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為秦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三年來,古老的秦州正在見證著一場新的變革,新時代的秦州正在動員一切力量投身脫貧攻堅,秦州的農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5182816c025dd09d.png)
在這場變革中,秦州區四大組織一起干,四個輪子一起轉,區委、區政府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著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b8e97c0bc176e850.jpg)
在深學理論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區委、區政府一班人緊扣區情實際,把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把產業扶貧作為攻堅精準脫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時刻把為群眾謀福祉、全面脫貧奔小康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7d019faec33d47f7.jpg)
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事關農民安居樂業、農業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全區各級各部門深入研究,把握導向,制定了切合全區實際的工作標準,全面統籌各類要素,用活用足政策,把政策轉化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確保了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651bcc163ead5e055.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18e396439f3d58d2.jpg)
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摸清底數是關鍵。從區四大組織到基層的各級各類幫扶力量,俯下身子,深入各鎮,走村入戶,通過調查研究,掌握一手數據,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準確測算,把任務精準到了村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秦州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健全了“農業部門牽頭,衛計、住建、生態環境等各部門協同配合”的推進機制,構建了“部門+鄉鎮”工作模式,以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爛房爛圈、污水橫流、畜禽糞便為重點,抓實“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這“三大革命”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六大行動”,根據鄉村地理、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因地制宜,分類推進。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ffbdb75848bdd3dc.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606cbdff94233e031.jpg)
通過這些工作的深入開展,一座座無害化衛生廁所落戶農家,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的垃圾處理機制在農村運轉開來,一批“空心房”、殘垣斷壁被拆除復墾,“視覺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的基礎設施一步步在提升,農村的環境面貌一點點在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也在大幅度得到改善。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625d81bedf05c7a3.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10f5f4baae45889d.jpg)
一方面,秦州區以44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近3年累計投入資金28.98億元,搬遷213村12582戶57518人,搬遷人口占全省近1/12,占全市近1/2。另一方面,緊盯非搬遷村戶的危舊房改造,采取“鎮村組織實施、村民工匠參與、村民代表監督、鄰里互幫共建、加固維修為主”的方式,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有效有序推進了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圓了廣大農村群眾的安居夢。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0409ca4a87144fab.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30ee60d31048729a.jpg)
在產業扶貧上,秦州區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優化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格局,拓展多種經營途徑和空間,持續發展壯大林果、畜牧、蔬菜、中藥材、勞務五大特色優勢產業,緊盯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兩畝園、收入過萬元”目標,扶持發展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e820f29c0fcdd88f.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41f24bf99523a203.jpg)
在產業扶貧上,秦州區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優化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格局,拓展多種經營途徑和空間,持續發展壯大林果、畜牧、蔬菜、中藥材、勞務五大特色優勢產業,緊盯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兩畝園、收入過萬元”目標,扶持發展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ac6f67a5d1561fdd.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f670c50060450d80.jpg)
在此過程中,各鎮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立足鎮情實際,選準本地“獨一份”“特中特”“好中優”“錯峰頭”的特色產業,在“特”字上下功夫,在“農”字上做文章,在“樂”字上求突破。特別是在自然條件差的貧困山區,發揮設施農業優勢,堅持片帶式開發,整流域推進,持續做大規模,做強產業,培育出了以楊家寺鎮為核心區,秦嶺鎮、牡丹鎮為次核心區的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入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127家,建成鋼架大棚3600座,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2271戶,戶均年收益9000元以上,實現了貧困山區貧困戶短平快、高質量、可持續穩定脫貧。在立地條件好的地區,深入挖掘古村古鎮、山水生態、民俗文化等要素,立足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醫療康養、農家樂升級,統籌運用好異地搬遷、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成果,結合各自資源條件,積極構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互促互融、鏈條發展,形成了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活而新”的特色小鎮,為持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f8373eaa8039a07a.jpg)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8e58f76eaf2e2e80.jpg)
偉大的決策帶來偉大的變遷,它功在華夏,利在百姓,它讓大地生輝;美好的夢想迎來美好的時代,它澤及當代,福于子孫,它讓百姓歡呼;百姓命運,血脈相連;扶貧之路,任重道遠;鄉村振興,一馬當先,宏圖繪就,再譜新篇。今天的秦州,區四大組織領導沖鋒一線,指揮在前;黨員干部竭盡全力,奮勇實干;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勤勞奉獻。用扶貧驅走貧困的黑暗,用振興展開致富的翅膀,我們堅信,在70萬秦州人的共同努力下,秦州一定會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趟出一條貼合實際的鄉村振興秦州路徑,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供稿 秦州區委宣傳部 劉可)
![](/Files258/BeyondPic/2019-8/14/1908140904291e4eddd983e7dc.jpg)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