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面旗幟 聚一村民心
秦州區太京鎮劉家莊“村晚”側記
秦州區外宣辦1月22日訊(劉可)今年的春節來的比較早。太京鎮劉家莊的鄉親們也早早地忙活起來。但和往年不太一樣,他們忙活的不是掃院、殺豬、辦年貨,而是練拳、排舞、唱秦腔,因為他們想辦一臺自己村上的春節晚會。
辦“村晚”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對劉家莊的鄉親們來說還是頭一遭。緱天瑜是村上的支書,大伙有了這個想法,他便挑頭沖在了前。還沒過元旦,他就忙著定方案、搞排練、請助演、挑節目、選場地。臨近開演的幾天,他又四處張羅著拉線架燈搭臺子。
終于到了臘月十六,這是劉家莊“村晚”正式演出的日子。大約從下午四五點開始,一輛輛小車魚貫進村。按說離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鄉過年還有一段日子,但一聽說村上辦起了春節晚會大家都緊著時間往回趕。劉家莊地處城郊,在城里打工的年輕人回來也就不到一個小時。
晚上7點,村里的空地被各式小車塞得滿滿當當,村陣地旁的廣場上更是人擠人,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大家各自談歡,緱天瑜卻還在村陣地門口翹首以盼。
不一會,他要等的人來了。太京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帶著各村的村支書、村主任前來給他“助陣”。
人都齊了,“村晚”馬上也要開始了。緱天瑜帶著他請的嘉賓擠進會場。遠遠可見,位于廣場中央的舞臺背景上大字標著這臺“村晚”的主題:“學習貫徹十九大 同心筑夢譜輝煌”。就像是一面旗幟,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晚上7點半,率先登上舞臺的是太京鎮紀委書記李保懷。他在代表鎮黨委、鎮政府致辭時說:“今天劉家莊村第一屆迎春晚會拉開了太京鎮2019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的帷幕,這是我們培育文明鄉風,營造脫貧氛的一項重要載體,希望通過這樣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為村民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樹立信心、鼓勁加油。也希望大家的日子像今天晚會的現場一樣,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致辭結束,鑼鼓聲響,村上的舞獅隊耍了起來,年味也隨之而來。歌曲《好中國》《甘肅老家》、舞蹈《張燈結彩》《盛世花開》、秦腔《二進宮》、快板《夸天水》以及地方小曲《挽燈》、川劇變臉等精彩節的目輪番上演,整場晚會高潮迭起,熱鬧非凡。
臺下看得高興,臺上演得賣力,但最歡的還得是既看又演得村民演員。宋保明是村上民間藝術團的角兒,當晚他表演的是秦腔清唱《殺廟》選段,西北漢子粗獷渾厚的高音有板有眼,一舉手一投足也是有模有樣。
一曲唱罷,宋保明還沒過癮,一直站在側臺,像是在等著一個返場的機會。但這個機會可等不來,整場晚會一共25個節目,要演2個多小時。起初緱天瑜也想拿掉幾個節目,因為天冷,他怕時間太長觀眾坐不住,可鄉里鄉親,大家熱情又高,拿掉誰的都不行,他只能給每個節目做限制,歌只能唱一首,舞只能跳一段。
雖然沒等到再唱一段的機會,可宋保明還是很高興。他告訴記者,唱戲原本純屬個人愛好,沒想到這幾年村上成立了民間藝術團,有這愛好的人聚到了一起,村上給他們置辦了家伙什,這秦腔是越唱越歡,更沒想到的是年前還能正規演一回,感覺美得很。
相比民間藝術團,村婦聯的廣場舞隊陣容可要龐大得多。這支隊伍幾乎吸納了村上所有的婦女參加,平日里就在村廣場上跳,出幾個節目對她們來說沒什么壓力。可人數太多,舞臺太小,緱天瑜只能把她們拆成三波上臺。為了當天的晚會,她們還購買了嶄新的演出服,著實在演出現場火了一把。
“我們村上的秦腔、小曲和廣場舞隊雖然組建時間不長,有很多新人,但就算放到全鎮的文藝匯演上也能獲獎。”緱天瑜自信滿滿地說。
不光村民們演得歡,前來助演的李廣武校的學生們也讓村民們飽了眼福。緱天瑜說:“我們的群眾在電視上什么文藝節目都能看上,但最愛看的還是戲曲、武術這樣一些反映傳統文化的節目,所以我們這次請助演也是點對點,請來了武術老師,還有川劇老師表演變臉。”
臨近晚上10點,氣溫越來越低,很多觀眾開始瑟瑟發抖,但大家依然在等待。就在最后一個節目演出結束之后,像大型晚會一樣,《難忘今宵》的音樂響起,全體演職人員登臺謝幕,村民們為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一夜,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臺晚會,而是一個村落所展現出的振興路上的良好形象,是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聚集在一處的民心。
村民張濤說:“希望我們農民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希望農民人的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