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12月20日訊(劉可 辛恬)20日,全省蔬菜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在天水市秦州區召開,這是在我省研究部署貧困地區蔬菜產業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以及蔬菜產業與精準脫貧利益聯結機制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全省性的蔬菜產業扶貧專題會議。
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致辭。市委副書記趙衛東,省農業農村廳巡視員閻奮民,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雷鳴,省統計局副局長楊言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周邦貴,副市長逯克宗,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馬占穎等出席會議。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楊祁峰主持會議。秦州區、榆中縣、高臺縣、武山縣、秦州區現代農業園區蔬菜展銷中心、靖遠縣綠源蔬菜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分別作了典型交流發言。
(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講話)
李旺澤指出,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研究新形勢、新階段蔬菜產業發展工作,學習交流各地產業扶貧好做法、好經驗,尤其是秦州區在偏遠貧困山區打造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成功路子,很有借鑒意義。當前,我省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了攻堅拔寨的關鍵階段。 省委省政府對蔬菜產業給予了很大期望。從目前來看,蔬菜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成效是顯著的,蔬菜畝均產值5400元,畝均凈利潤約2800元,菜農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這在蔬菜主產區農民人均收入中的占比是很高的,也為我們今后兩年蔬菜產業脫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省農牧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各項決策部署,為打贏產業扶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致辭)
王軍表示,天水市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及省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三農”工作的部署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抓扶貧,緊盯果品、蔬菜、畜牧、勞務興產業,緊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緊盯農村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添動能,著力培育壯大果菜藥薯牛羊六大產業,持續推進果業品牌、蔬菜技改、畜牧擴鏈、勞務技能“四大增效”行動,成功創建省、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0個,新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7個,其中蔬菜產業園區7個,占41%,工廠化生產金針菇的天水眾興菌業公司成為全省“十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的第一家上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及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全市上下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積極學習借鑒兄弟市州、縣市區的好經驗好做法,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及鄉村振興戰略,為把天水建成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加工基地、全面實現精準脫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現場觀摩天水市秦州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核心區)
會議認真總結了全省蔬菜產業發展成效,認為全省蔬菜生產規模穩定擴大,蔬菜面積和產量分別排到全國的第17位和第15位;區域布局逐步優化,蔬菜生產正朝著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綠色發展積極推進,示范帶動了一批優質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綠色生產技術模式;供給質量穩步提高,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城郊基地面積萎縮和適齡高素質勞動力嚴重不足,保障持續發展的難度在不斷加大;由于生態栽培技術普及率較低,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質量監管的到位率較低,保障產品質量的難度在不斷加大;由于成本持續增加,控價議價能力弱,市場信息不暢,穩定市場價格的難度在不斷加大;由于連作障礙,面源污染,水資源浪費,作物單一,推進綠色發展的難度在不斷加大。需要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目標任務,全力推進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會議現場)
會議要求,第一是優勢區域與大中城市生產并進,推進區域化布局,鞏固提升優勢區,發展特優區,進一步優化蔬菜生產區域布局,突出特色和優勢,形成品種互補、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生產布局。第二是機械化與組織化并進,推進規模化種植,通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機械化生產,培育專業化服務組織,解決小農戶占主導,推廣技術、監管質量、打造品牌難度很大的問題。第三是產出來與管出來并進,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加快推廣應用標準,加快健全質量管理制度,提高蔬菜產品質量效益。第四是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并進,推進綠色化發展,推進灌溉節水,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五是一二三產業并進,推進產業化經營,加強信息引導,推進商品化處理,打造知名品牌,創新營銷模式,實現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會議現場)
會議強調,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繼續通過產業包抓、工作督導等措施,扎實推進產業扶貧各項工作。二要層層靠實責任,把蔬菜產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蔬菜產業扶貧責任體系和包抓責任制,統籌協調,推動形成蔬菜產業扶貧強大合力。三要創新產業扶貧模式,結合自身實際,探索“服水土”“接地氣”的產業扶貧模式,盡最大可能把所有貧困戶吸收到全產業鏈中來,實現由一家一戶“各自為戰”的小生產到抱團對接大市場的轉變,讓龍頭企業和農戶形成真實的利益共同體。四要加強產業扶貧宣傳,利用多種方式宣傳產業扶貧好政策、好措施,提高群眾對產業扶貧政策的知曉率,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引導群眾知黨恩、感黨情、跟黨走。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發揚敢死拼命的精神和決戰決勝的勇氣,集中全省農牧系統的智慧和力量,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發進取、苦抓實干,堅決打贏產業扶貧攻堅戰。
(大會交流發言)
上午,全體會議代表對天水市秦州區蔬菜產業扶貧進行現場觀摩。天水市委副書記趙衛東,省農業農村廳巡視員閻奮民,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雷鳴,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言勇,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邦貴,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逯克宗,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馬占穎;全省蔬菜主產區9個市(州)農牧局長、農技(園藝、蔬菜)站負責人;35個蔬菜種植規模5萬畝以上的貧困縣(區)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農牧(農業)局長、農技(園藝、蔬菜)站負責人;部分龍頭企業和合作社代表;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處室和單位負責人以及新聞媒體記者200余人參加會議。
(現場觀摩天水市秦州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核心區)
(現場觀摩天水市秦州區天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現場觀摩天水市秦州區天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現場觀摩天水市秦州區牡丹鎮設施蔬菜基地)
(現場觀摩秦州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蔬菜銷售中心)
(現場觀摩秦州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蔬菜銷售中心)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