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說法于情于理化解相鄰關系糾紛
——齊壽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助力平安建設
![](/Files256/BeyondPic/2018-12/12/18121214201e2d3faba2f7ce62.jpg)
近日,秦州區齊壽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了一起相鄰關系糾紛。
家住齊壽鎮某村的張某因為自己耕種多年的土地邊界和李某房屋通過的道路邊界相鄰部分而發生糾紛,互不相讓。
為防止小糾紛升級為大矛盾,齊壽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第一時間進行了調解。調解員通過現場調查、走訪村干部、群眾,并通過當事人雙方的陳述了解到,此地塊為張某承包,以地里的兩棵樹作為地界,前幾年樹被張某砍掉后,他在地邊上插上了枝條作為邊界。李某修建房子時修了一條通往村內的道路,和張某地塊相鄰。張某擔心以后更換枯朽的樹枝會遭到李某的阻撓,李某擔心挖進戶自來水管道會遭到張某的阻攔,因此兩戶人有了糾紛。
![](/Files256/BeyondPic/2018-12/12/18121214208055e876a82a6fd5.jpg)
在充分了解事實和矛盾雙方當事人內心真實想法后,調解員召集雙方當事人告知其權利義務后共同協商調處。調解員先就本案的法律適用進行深刻剖析,向雙方當事人講解了相關法律法規,以案說法、以情說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要從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的角度出發,不斷深入耐心細致地做雙方當事人工作,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最終成功化解了該起糾紛。
據悉,今年以來齊壽鎮堅持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基層法治,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法治理念全面融入基層治理實踐源頭治理;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制定了鄉規民約;積極踐行基層德治,挖掘當地深厚歷史文化蘊含的德治理念,發揮道德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規范和約束作用,提高群眾道德水準,在更高水平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通過扎實開展重大社會穩定風險防范和矛盾糾紛化解專項行動,努力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有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全鎮社會大局穩定。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