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初露,轄區居民自發組織的文藝團隊在廣場上載歌載舞;夕陽西下,志愿者們在擁擠的街頭勸阻行人,疏導交通;月上樹梢,社區干部精神飽滿,在小區樓棟間穿梭巡邏。一幅幅溫馨畫面,奏響了以黨建引領城市發展的強勁旋律。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七里墩街道創新思維、扎實工作,激發基層黨建活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水平上臺階。
羅玉一、羅玉二社區管轄范圍內的114棟居民樓里,不到半數是有物業管理的,為了讓居民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針對物業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社區充分發揮大黨委核心作用,經過多次溝通協調將物業公司納入社區管理,定期召開由大黨委成員單位、派出所、物業公司等組成物業管理聯席會議,收集居民建議,協調解決物業管理中的疑難問題。社區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網格為依托,聯合打造了一支由80多名黨員組成的“紅色志愿者”服務隊,負責矛盾糾紛調處、社會治安防控、環境衛生整治、民生事項服務,讓老舊的開放式樓棟院落逐步變成有物業的小區。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僅僅是七里墩街道不斷探索完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縮影,為解決基層組織陣地建設、資源等面上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街道結合自身實際,以打造“10分鐘黨建共建圈”為目標,有效整合社區、轄區單位優勢資源,把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羅玉一、羅玉二、五里鋪社區組織起來,與區域內單位一起共同打造“民生黨建”品牌,通過舉辦“黨員教師進社區,傳統文化潤心靈”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黨建沙龍”等一系列新穎又富有意義的活動,實現了社區、轄區單位黨建水平雙提升,將基層黨建“盆景”有效轉化成美麗“風景”。
做實基層黨建,落腳點在服務群眾。七里墩街道激活社區黨建細胞,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努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各社區依據各自特色,先后建成了“多元共治”和諧路社區、“鄰里養老型”長開社區、 “共建共享型”五里鋪社區、“平安和諧型”海林社區等特色社區,積極推行“四方議事+居民說事”制度,扎實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日”、認領“微心愿”圓夢等活動,截止目前認領“微心愿”300余個,解決問題280多件,受到居民高度贊揚。街道還將10個社區劃分為74個網格,在每個網格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構建了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網絡體系”,創新了“支部+網格”“支部+小區”“支部+樓棟”“支部+樓宇”等組建模式。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建工作的有效覆蓋,在黨建引領下,文明和諧碩果讓七里墩人收獲著滿滿的幸福。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