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6月13日訊(編輯趙鋒)近日,以增殖水生生物,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的大鯢增殖放流活動在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為期兩天的增殖放流活動中,市漁政監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響潭河,累計投放大鯢2000多尾。
天水市漁政監督管理站站長王劍周說:“咱們通過增殖放流活動,有效的恢復咱們自然水域的保護和大鯢的生存數量。為了改善咱們的生態環境,為咱們營造一個美好的生存空間。”
此次開展的大鯢增殖放流活動,旨在增殖和養護日趨衰退的大鯢資源,樹立全社會共同保護大鯢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的“生態文明”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市漁政監督管理站在全省范圍招標采購了大鯢苗種2144尾,分兩天時間流放在大鯢保護區廟川河、北峪河、花園河、望天河、螃蟹河和響潭河的六條流域。
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馬亮東說:“通過調查,保護區內的野生大鯢的總群數量明顯增加,放流活動結束以后我們將加強對保護區的日常巡護和管理,以維護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
實施增殖放流活動是目前增加水生野生動物野外總群數量的最主要的手段,自保護區成立以來,已經連續開展了五年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放流大鯢13000多尾。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