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坪街道按照省市區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的任務要求,以“加強管理提升形象、減小黨群干群距離、乘倍放大服務效果、除去一切頑固惡習”為出發點,緊扣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工作措施,壓實壓緊責任,鍥而不舍地抓好作風建設,馳而不息推進街道“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縱深開展。
一、周密部署,壓實責任,全力推進活動順利開展
省市區“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召開后,石馬坪街道黨工委精心安排,快速響應,迅速組織黨員干部傳達學習了省市區委“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實施方案和要求,及時召開黨工委(擴大)會議,討論分析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問題癥結,全面研討解決對策。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召開了“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成立了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黨政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其他科級干部為成員的“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成立“作風建設年”活動辦公室,并下發了《石馬坪街道開展“轉變工作作風、嚴明工作紀律、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把“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細則逐級安排部署,逐層傳達壓力,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同時,為進一步強化監督作用,更好地推動石馬坪街道作風建設活動有效開展,經街道黨工委研究,決定聘任馬佩霞等9名轄區內區八屆人大代表為作風建設年活動監督員,營造“內外兼顧”作風建設環境。
二、強化宣傳,正面引導,大力營造活動濃厚氛圍
街道(社區)及時召開不同層面的會議,第一時間傳達了省市區“作風建設年”活動會議精神,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宣傳平臺,全方位、深層次地對“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堅持正向激勵和反面警示相結合,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學習研究、改革創新、推動落實工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改進作風、優化發展環境人人有責、層層負責的強烈意識,大力營造轉作風、樹新風、重實干、促發展的濃厚氛圍。同時,不斷創新宣傳平臺,在街道機關、各社區醒目的地方公開意見箱和投訴電話,制作大型宣傳牌6面,懸掛橫幅11條,撰寫工作動態簡報4篇,切實把“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宣傳工作引向深入,做到群眾對“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在街道范圍內掀起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熱潮。
三、統籌協調、精準查擺,著力摸排作風突出問題
“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必須直視問題,對突出問題必須深挖細查。石馬坪街道集中精力,統籌安排,加大對問題梳理摸排,將摸排的問題細化到人、具體到事,并且將問題摸排延伸到居民小區、集中到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域或地帶。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在5個社區設立作風問題線索舉報信箱,采取多層次、多渠道的搜集收集問題,把查擺到的問題逐項逐條細致梳理歸納,對查擺到的問題及時建立工作臺賬,建立問題清單,將問題清單整改任務細化到具體部門、具體到責任人,將整改措施量化到具體時限,確保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把問題找準查實,為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嚴肅督查,認真整改,施力作風問題整改落實
把問題整改作為落實“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的關鍵舉措。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的重點就是要發力解決作風頑癥痼疾。針對查擺出的具體問題,嚴格對照問題清單、對號入座,主動認領,對于能夠及時解決整改落實的問題,抓緊時限整改落實,及時做到銷號處理;目前,對于還未能解決的問題,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認真分析問題癥結,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研究破解問題瓶頸,倒逼問題解決辦法。同時,街道紀工委把“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督查關口前移、高擎督查利劍,一周至少堅持兩次集中督查,督查的重點不僅把督查黨員干部作風問題整改落實作為重要內容,還把干部的履職盡責納入到督查范圍中。街道紀工委切實加大追責問責力度,確保“作風建設年”活動扎實有效地按計劃、按步驟推進。
五、突出重點,抓促落實,竭力推動工作抓實見效
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的落腳點就是推動工作落實。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和釘釘子的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見效。
一是將“作風建設年”活動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有機結合。進一步完善學習計劃,深入學習黨章、黨規、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以及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等內容。
二是將“作風建設年”活動與街道各項工作有機結合。嚴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點、工作推進表,分解目標任務、靠實工作責任,確保民政、計生、社保等工作落實到位,營造了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
三是將“作風建設年”活動與落實“河長制”和全域無垃圾治理有機結合。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組織干部對負責的呂二溝窯街和豹子溝進行治理,對區域內的砂石堆積死角、居民雜物堆積死角、羲皇大道沿線等地方進行了清掃,做到清掃無死角、清掃全覆蓋。
四是將“作風建設年”活動與社區服務提升有機結合。嚴格執行《街道領導下社區制度》、《領導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街道班子成員堅持每周三深入聯系社區,與社區“兩委”班子共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怡園小區、天北小區等9家“三無”小區,協調相關部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對困擾居民生活的問題進行解決,在“三無”小區治理方面變“被動”為“主動”,發揮了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提升了社區的服務水平,得到了居民群眾的高度認可。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