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項目撬動大產業 “三變”改革助推產業扶貧
秦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三變”改革活力無限
在秦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因地制宜的“三變”改革中釋放出來的發展活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村民以土地入股,種植訂單辣椒;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吸納貧困戶及閑散勞動力就地務工;園區蔬菜育苗中心,為全區蔬菜產業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提供充足的優質種苗……以此推進的“三變”改革,盤活土地資源,不斷擴大蔬菜產業規模,提高農民致富信心。
楊家寺鎮士子村將區財政整合資金10萬元入股園區內金土地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航椒4號育苗,共育優質航椒4號種苗83萬株。金土地合作社針對貧困戶,對有種植能力的農戶提供種苗、化肥及種植技術,動員其自行經營,標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并簽訂辣椒回收協議。沒有能力種植的貧困戶,動員土地入股金土地合作社,并優先吸納入股社員在合作社務工。今年士子村在金土地合作社的帶動下共種植辣椒275畝,預計每畝辣椒產量4000斤,按照市場每斤1.5元的收購協議,每畝收益6000元,扣除成本及管護費用預計凈收益5000元,全村辣椒產值預計達137萬元,帶動的13戶貧困戶預計年底脫貧,解決勞動力就業500多人。探索扶貧產業發展帶動新模式,總結“三變”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全區,真正讓10萬元的小項目帶動了大產業的發展,讓農戶分享 “流轉收入+務工收入+入股分紅”的多元增收機制。
“家里沒有勞動力,我將5畝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地700元流轉費,在家門口還能務工,每天還有70元的收入,種菜的活兒簡單輕巧,不僅掙了錢還學會了種菜技術。”正在移栽辣椒苗的趙想紅開心的說。金土地合作社負責人何甲奇介紹說,“農戶發展產業最擔憂的就是銷路問題,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讓種植戶吃上“定心丸”。統一調進良種、統一供應種苗、統一技術管理、統一辣椒收購,實行分戶經營的生產管理模式,既調動了群眾種植辣椒的積極性,又保障了農戶利益”。
思路決定出路,項目帶動產業。秦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發展思路,堅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以合作社牽頭經營為核心,以股權為紐帶,把經營主體、群眾、村集體捆綁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積極引導群眾以資金、土地、勞動力等方式入股,明確收益分配機制,實現收入從原來僅獲得土地種植收入到“土地流轉收租金、入社參股分紅金、基地勞動賺薪金、資源抵押變資金”的轉變。
總之,“三變”改革無論怎樣變,都萬變不離其宗,其核心就是“股份制合作”。只有通過股份制合作才能活化各種資源要素、激發內生動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特色產業為支撐、以經營主體為龍頭、以品牌建設為引領,加大力度建園區、強龍頭、創品牌、爭項目、興產業、帶農戶。真正讓小項目撬動大產業,推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