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3月26日(記者楊晨 通訊員師言必正)借力果樹建園,助推鄉村振興,太京鎮立足產業發展現狀和地理條件、氣候特征等特點,搶抓春耕生產有利時節,全面開展2018年春季果樹建園工作,力求實現“人均兩畝園、收入上萬元”的目標,壯大農業特色惠農產業,鼓了老鄉“錢袋子”。
今年以來,太京鎮政府緊緊圍繞精準脫貧主線,為農民致富積極探尋新路子,將春季建園工作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記者在太京鎮韋家溝、二十鋪村、郭家坪村多個果樹建園點上看到,村民們正在緊張有序地耕地播種,沉睡了一冬的黃土地正煥發著春天的生機活力,呈現出一派春耕建園的忙碌景象。全鎮今年計劃春季建園約1500畝,其中櫻桃800畝,花椒700畝。目前600畝櫻桃已完成澆水覆膜,剩余的正在如火如荼地作業,花椒苗子也已調撥到位將進行栽植。
據悉,太京鎮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果樹建園早計劃、早動員、早部署,加強管理、嚴把四關,讓農民豐收有了充足的保障。嚴把規劃關,對所有建園地塊全部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打點,做到科學合理;嚴把整地關,對建園地塊按照要求進行整理,留出標準的通風帶,以便控制兼作帶;嚴把開挖關,組織4個工作組專門負責打點和開挖工作;嚴把栽苗關,按照栽植、澆水、覆膜、定株的科學程序進行栽植。
通過廣播、進戶宣傳等多種形式和群眾算帳對比、效益分析,激發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以村為單位廣泛利用各種形式開展宣傳動員,切實解決群眾“不想建園,不愿建園,不敢建園”的意識問題。同時立足找準果樹最佳適生地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把加強土地流轉做好果園建設作為發展產業、富裕農民的重要舉措。
按照“規模化、標準化”的建設標準在組織農技人員深入果樹建園點調查、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建園規模、品種和地塊,以栽植大櫻桃為主,栽植花椒為輔。對規劃地塊的區位選址、立地條件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科學地調查論證。從根本上解決由于規劃不合理、立地條件差,造成管理粗放、果樹生長緩慢等問題。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春季果樹建園工作的開展不僅有力地助推了全區農林產業發展,也是太京鎮貫徹產業脫貧的一次積極有效的實踐,為全鎮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