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宇軍: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河流防洪安全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隨著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工程建設,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體系的實施,河長制責任體系的全面建立健全,為我區河流防災減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各部門積極爭取項目,實施了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土地整治、退耕還林、全域無垃圾治理等項目,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時,減輕了下游河道防洪壓力,為全區河流防洪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基本情況
1、工程防御體系建設情況。
我區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防洪堤防工程建設力度,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截止目前,全區共修建各類堤防工程221.7 公里。通過堤防工程的實施,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河道防御體系,有效地保護了沿河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實施情況。
目前,我區已建成縣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1個,自動雨量監測站點71個、自動水位監測站點6個、視頻監測站4個、圖像監測站9個、無線預警廣播472套、鎮級視頻會商系統22套。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區實際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體系,在近年來山洪災害防御中發揮了顯著作用。
3、河道防洪責任落實情況
自去年以來,按照中央、省、市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文件精神,為加強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我區全面實行了河長制,建立了區、鎮村三級河長管理體制,在83條河溝道、30個淤地壩按區域設立河長443名,其中:市級分段河長1名、區級河長27名、鎮(街道)級河長101名(含鎮級總河長)、村(社區)級河長314名。制定了《秦州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公示公告制度》、《秦州區全面落實河長制督導檢查制度》,積極推進河道治理工作。河長制的建立,進一步明確了河道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增強河流防洪能力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1、河道治理的任務依然艱巨。
除今年正在建設的峁水河楊家寺段17.91 公里、藉河關子至普岔溝段11.97 公里外,我區未治理的河段主要分布在西漢水流域的大門鎮河、汪川河、閆家小河、稠泥河秦嶺至牡丹段;藉河一級支流金家河史家溝段、藉河四十鋪段,藉河龐家溝、韋家溝、平峪溝、年集溝、水家溝、呂二溝段;南溝河;白家河金池溝、董水溝、望天溝門段和白家河干流河口至長河段,蘇成河黃家坪至柏磨段。以上這些段落堤防總治理長度需要281.18 公里,威脅15個鎮、72個行政村、10.45萬人和3.2萬畝耕地安全。
2、向河道排放垃圾的現象依然存在。
在城郊河段,由于城市建設過程中,老舊房屋拆除、基坑開挖、基礎設施建設,都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廢棄土方,而建設單位對這一部分工程的拆除、開挖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及廢棄土方的處置也一并進行了承包,由于沒有一個正式的建筑垃圾收納場地,導致部分不負責任的承包商在深夜向城區周邊河流溝谷隨意棄倒,甚至就近棄倒于河道。而在農村河段及溝谷,由于部分村民覺悟不高,環保意識不強,鄉村生活垃圾隨意向村莊周邊溝渠丟棄的現象仍然存在。通過全域無垃圾治理活動的開展,鎮所在的河道垃圾圍村、圍鎮的現象大為好轉,但是,部分邊遠鄉村生活垃圾隨意丟棄溝渠、路邊的情況仍然存在。
3、河道疏浚工作相對滯后。
由于受資金等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區河道疏浚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區段主河道及藉河干流的部分河段落,對于城市周邊山洪溝道及村鎮河道疏浚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4、陳舊涉河建筑物嚴重影響著河道行洪的需要。
在許多村鎮的鄉村公路涉河地段,由于橋梁、公路等過于老舊,加上沿河兩邊建筑地勢抬高等現象嚴重,原有橋梁已滿足不了防洪安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已變成了阻礙河道行洪的障礙物。
5、部分區域河道亂挖亂占、亂耕亂占,影響行洪安全的現象有待進一步整改提高。
自河長制在我區全面實行以來,各級河長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對河道行洪安全進行了整治,但仍有在河道灘涂或河道內開墾種植農作物,及其它有意侵占河道的現象,對河流行洪安全造成隱患,也為后期治理造成困難。
三、意見建議
1、積極爭取河流治理項目,加大政府投資力度,盡快解決中小河流治理的問題。對于還沒有列入國家治理項目的河流,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治理資金,加大治理力度,防治洪澇災害的發生。
2、按照河長制方案確定的組織機構及責任人,加強對管轄范圍內的河道管理。一是積極對轄區內的河流管理情況進行宣傳,教育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個人增強河流保護意識、主人翁意識,自覺保護河流生態環境,不隨意向河道堆放、排棄各類垃圾,保護“全域無垃圾治理”成果,保護河流生態環境,保障行洪暢通;二是建設主管部門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土方流向加強管理,嚴禁廢棄土方排放到設計以外的地方,并督促施工單位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土方流向及排放情況及時向各級河長辦進行備案。三是按照河長制的要求,對各鎮轄區內的村莊溝道垃圾組織村民進行清理,并加強宣傳教育,嚴禁垃圾隨意向溝道及河流丟棄。
3、在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礎上,多方籌集資金,按河長制管理制度,分區域對各自轄區內的河道抓好疏浚工作,尤其對城區周邊山洪排洪溝及村鎮河道在汛前組織村民進行一次徹底疏浚。
4、對村鎮的老舊涉河建筑物統一由主管部門進行調查,對部分影響河道行洪的橋梁、公路過水路面積極爭取項目進行改造,確保行洪暢通。
5、按河長制有關制度,各級河長對河道岸邊灘涂或河道內亂挖亂占、亂耕亂占,影響行洪安全的現象進一步清理整頓,并按現有河流情況栽植界樁,保護河道現狀,防止擠占河道,以利于河流行洪,更利于后期河流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