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借力謀發展 學以致用贏未來
![](/Files254/BeyondPic/2017-9/21/17092115236523d62407bfb781.jpg)
為進一步提高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不斷推動全區街道社區工作創新發展,9月9日至9月16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了全區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班。全區50多名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集體“充電”,學習上海街道社區黨的建設、為民服務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
精心組織保質量
這期培訓班,是近年來我區在外地舉辦的一次大規模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按照區委要求,區委組織部與上海市宣傳系統人才交流培訓中心相互配合、緊密協作。培訓前,科學制定培訓方案,從培訓內容和課程設置的確定,到授課教師和培訓場地的選擇,從培訓日程和具體時間的安排,到培訓范圍和參訓學員的確定,都作了全面細致的考慮。培訓中,區委組織部、培訓中心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為學員們安心學習提供全方位保障,保證了培訓工作順利進行。全體學員都能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課上認真學習思考,課下積極互動交流,模范遵守各項制度,表現出很強的學習意識、大局意識和紀律意識,展示了我區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的過硬素質和良好形象。
帶著問題學經驗
“秦州區社區黨建的‘短板’在哪里?如何解決這些‘短板’問題?如何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如何以黨建創新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通過培訓我們能夠解決哪些問題?培訓中,大家要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要帶著這些問題找差距,學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回去后需要做什么,每個人都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給全區街道社區建設提出幾條建設性意見”。這是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開奇同志對參訓學員在開班儀式上提出的要求。
借上海之所長,補秦州之所需,是舉辦這次專題培訓班的目的所在。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讓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學到急需緊缺的知識,區委對本次培訓班高度重視,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虎生同志親自審定培訓方案、課程設置和參訓范圍,明確提出要通過培訓班提升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促進重點工作落實。經過反復論證,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課程,確定了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新時期做好社區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基層治理與社會管理創新、加強社區黨建的形式與任務、領導力與執行力、社區沖突的協調與探索實踐等6個專題講座,并邀請原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原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馮小敏,上海市人大工委副主任委員施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大學、上海政法大學等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解讀,培訓有對大局形勢政策的深入講解,也有對工作實務的具體指導,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傳授,又有緊接地氣的案例分析。在培訓期間,參訓的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一邊認真聽,一邊認真記,有聽不明白的地方,踴躍舉手提問,與授課教授積極探討交流,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觀摩學習拓思路
這期培訓班,在運用輔導、講授等傳統教學方式的同時,更加注重綜合運用現場觀摩、親身體驗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延伸培訓空間。針對全區街道社區的工作實際和黨組織書記自身需求,認真研究確定實踐教學點,組織學員到閔江區江川街道黨建服務中心、楊浦區延吉街道社區睦鄰中心實地觀摩考察,深入樓棟、小區內,親身體驗社會管理工作新模式、為民服務新理念。
上海是我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飛速發展,街道社區工作抓住了社區工作的核心,找準了開展街道社區工作的著力點,始終把服務群眾、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不斷提升行政執行力、創新社會管理方式,許多工作都始終走在全國前列,起著示范引領作用。江川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和睦鄰中心采用“政社合作”的管理機制,兼具社會服務、社會組織培育和社工實訓三大功能,充分體現了“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三社互動的要求,向轄區內居民提供養老服務、家庭服務、社區教育、社區文體和醫療咨詢等服務,打造了全方位、全人群和全過程的多功能服務空間。
![](/Files254/BeyondPic/2017-9/21/170921153366cafe850e88e5e4.jpg)
通過觀摩學習,各社區黨組織書記都感到收獲很大,學到了不少新理念、新方法。大家紛紛表示,上海街道社區建設的先進理念和全新的工作模式,為我們今后做好社區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方法和經驗。培訓結束后,要努力尋找自己工作上的差距和不足,列出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措施,結合實際,把學到的新理念、新思路運用到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社區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