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周紅,男,漢族,1983年4月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為糧食局機關支部書記、辦公室副主任。2012年7月被發改局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在本單位事業干部年終考核中被評為優秀事業干部。2012年2月“雙聯”行動開始后,任糧食局“雙聯”聯絡員;從2015年7月開始至今擔任娘娘壩鎮西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區“雙聯”先進個人。
![](/Files254/BeyondPic/2017-5/24/1495593095110264.jpg)
敢于擔當 履職盡責
2012年全省、市、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會議之后,他受單位委派,擔任娘娘壩鎮西峪村“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絡員。作為一名生于斯長于斯的農家之子,他對“三農”工作有很深的理解,對農民更有深深的情結。自此之后,他下聯鎮村戶,中聯糧食局,上聯雙聯辦,及時把鎮村尤其是特困戶的所思所想所盼江報單位,千方百計解決特困戶的生活困難。尤其是2013年“7.26”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后,在娘娘壩鎮西峪村與外界失去聯系、車輛難以到達的情況下,他和單位干部徒步行走10余公里,冒著山石滾落、泥石流爆發的危險,第一時間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給西峪村千家萬戶,為他們送去手電、蠟燭、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及銅鑼等預警器材,解決他們暫時的生活困難。當看到他和其他同事渾身泥水、口干舌燥到村慰問和開展搶險救災時,許多群眾被深深感動。連連夸獎他們是黨和國家的好干部。
務實努力 創辦實事
2015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后,他又受單位安排,作為西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幾年來,長期住村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尤其是在開展建檔立卡、大數據平臺建設和853掛圖作業等工作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面寬,加班加點對他而言便成了家常便飯。在他心里,他裝著的是助力脫貧的信心和決心。決心要讓自己所駐的村全面脫貧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他駐村一駐就是幾年,一連串的實績,這便是他決心和信心的體現。自擔任娘娘壩鎮西峪村駐村工作隊隊長以來,他積極為村上廣大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題:為西峪村爭取國家農戶科學儲糧項目1個—為西峪村160戶農戶配套彩鋼板儲糧倉具160個(該項目每個價值500元,項目總投資8萬元);積極爭取區糧食局支持,籌措2.2萬元為西峪村修建簡易大橋一座;2014年,協助村上積極爭取巷道硬化項目,將村上3.7公里的泥濘巷道全部予以硬化,從而解決了該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積極協助村上爭取安全飲水項目,使全村200多戶村民于2015年全部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來水,解決了該村祖祖輩輩吃水難的問題;籌資2000余元安裝防護網8個,解決辦公陣地安全隱患。帶領工作隊員深入村頭巷尾、田間地頭,向群眾宣傳省上“1+17”、市上“1+18”方案政策,進一步提高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加強富民產業發展工作,指導幫助貧困戶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幫助村上發展養生豬殖大戶3戶。協助成立西峪村互助協會1個,發放互助貸款25戶……
矢志不移 永遠在路上
盡管通過與其他干部和群眾幾年的努力,他所駐的西峪村已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但將這些年所做的“成績單”和貧困村脫貧的20項指標相比,在他心里,還有一大堆“賬單”:62戶貧困戶還在貧困線上沒有脫貧;一些脫貧戶由于致貧原因的不確定性而極易出現返貧;村上的基礎設施尚待進一步加強,急需一些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施;村上的特色產業規模不夠壯大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和需求,盡管困難重重,但他滿懷信心。他堅信在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系列“組合拳”政策的實施下,在他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西峪村將大踏步地走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西峪村全面小康會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