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春光明媚。沐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市、區黨代會、“兩會”精神的東風,全區上下鉚勁揚帆、乘勢而為,發展信心更足、勢頭更猛。一年來,每一次滿載希冀的出發,滲透著區委區政府決勝小康的智慧和勇氣;一年來,每一次砥礪前行的實踐,凝聚著廣大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念和期盼。近日來,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雷鳴同志帶領區四大組織領導及各鄉鎮、區直各部門負責人,圍繞全區農業農村工作開展“大查大比”活動,在精準扶貧的主戰場尋先進、樹樣板,在決勝小康的征程中找差距、鼓干勁。區外宣辦在媒體開設【大查大比】專欄,全方位、廣角度、多領域梳理各鄉鎮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戰略部署,完成“515”行動計劃、“61111”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工作成果;集中展示新一屆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帶領全區上下加快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的新風貌、新氣象;大力宣傳通過大查大比活動形成的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用人導向、干事創業的生態環境;激勵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鼓舞干勁、堅定信念,為建設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區帶頭區凝心聚力、營造氛圍。
太京鎮:項目引領脫舊貌 產城融合駐新顏
(秦州區外宣辦)2016年,太京鎮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七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突出抓好精準扶貧、富民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調結構、興產業,強基礎、補短板,抓黨建、促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立足鎮情,理清思路,推動轉型跨越發展
太京鎮立足鎮情實際,研究確定了深入貫徹落實區委七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聚焦聚力“一號工程”,緊扣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和富民產業培育,做到四個結合(即:產業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新城區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扶貧攻堅與全面建成小康相結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與全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相結合),打造五個片帶(即:北山二中梁萬畝林果產業示范片帶、藉河南山淺山林果大櫻桃優勢產業帶、藉河南岸淺山區蘋果優勢產業帶、藉河川道區高效農業優勢產業帶、藉河南山扶貧開發種養殖產業帶),狠抓八項重點工作(即:一是基層黨建工作;二是精準扶貧工作;三是易地扶貧搬遷;四是美麗鄉村建設;五是重點項目協調保障;六是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七是富民產業培育;八是環境綜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和融城步伐。
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全面推動基層黨的建設。扎實做好陣地建設,投資11萬元完成了川口、鄭家磨、郭家坪等5村新建陣地辦公設備的配備及“六室”墻面的布置。投資135萬元完成5村新建陣地及10村改造提升陣地廣場的硬化、綠化、亮化工程。完成了廟子村陣地改造提升工程。投資160萬元啟動了建筑面積328平方米的董家磨村陣地搬遷新建工作和588平方米的丁家門新村陣地建設。認真做好換屆選舉工作,完成了黨委和人大換屆選舉工作,選出了新一屆鎮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完成了鎮機關、中學、學區、衛生院等11個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黨員固定日制度”為載體,積極做好9個規定動作和4個自選主題,共編制印發“兩學一做”學習資料300余份,購買《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全面小康熱點面對面》等500多本,開展專題學習200余次、專題黨課30多場次,其中機關支部開展專題學習21次、專題黨課5次,踐諾活動4次。同時,積極做好評先選優工作,著力激發全鎮快速發展的奮進力量,讓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成為推動太京發展的精氣神。在全鎮范圍內評選出了優秀共產黨員10名、優秀村干部10名、致富帶頭人10名、賢妻巧婦10名,優秀鎮干部19名,于“七一”前進行了表彰獎勵。
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及時完成了大數據信息平臺信息采集及錄入工作,并對“853”相關資料及時進行了運轉。全面完成了100戶的貧困戶危舊房改造任務。發放第三批精準扶貧專項貸款108戶540萬元,實現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的全覆蓋。給貧困戶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37.3萬元,報銷合作醫療28.72萬元。完成了14村互助資金協會的籌備及登記工作,發放貸款440萬元,剩余貸款正在有序發放中。完成了20戶86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貧困戶勞動力培訓6次400多人次。在有貧困人口的14個村新建果園1500畝,其中建設示范園300畝。扎實推進示范村建設,郭家坪村完成了6戶貧困戶的危房改造任務,新拓寬秦州大道至郭家坪通村砂化路1條400米(寬8米),完成修建120立方米防洪集水池1座,新建排洪渠100米、文化墻550米、景觀墻65米、走廊10米、涼亭1座;硬化巷道2.8公里、廣場450平方米,鋪設地磚800平方米,新建花壇120平方米,新建文化舞臺1座,完成投資160萬元。廟子村完成危舊房改造18戶,完成土地整理1700畝,新修產業路2條8公里;完成自來水入戶127戶,完成了村陣地改造提升工程。
穩步推進易地搬遷工作。目前全鎮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共3個,分別是唐家窯丁家門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太京鎮城鄉一體化(劉家莊安置區)建設項目、東山易地扶貧搬遷及灣子、甸子拆遷戶安置區建設項目。唐家窯丁家門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已完成農宅建設89套,總建筑面積10484.2平方米,戶均建筑面積117.8平方米,帶78.518平方米小院。現正在進行給供排水、室外道路、景觀園林等基礎設施建設及新村陣地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狀。太京鎮城鄉一體化(劉家莊安置區)建設項目現已完成了土地征遷、項目評審審批等前期工作,共完成征地398.5畝,計劃安置廟子、盤龍等村農戶及窩駝、銀坑、李家臺子等村秦州大道建設項目拆遷戶。東山易地扶貧搬遷及灣子、甸子拆遷戶安置區現已完成土地征遷53.69畝,目前正在準備進行大開挖,項目設計方案、風險評估、環評及地勘、場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均已完成,共計劃安置東山、龐家溝、灣子、甸子、董家磨、二十鋪、田家莊7村農戶292戶,其中東山132戶、龐家溝7戶,灣子、甸子、董家磨、二十鋪等村共153戶。
(二十鋪村新貌)
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今年全鎮共重點實施了二十鋪、郭家坪、窩駝3個美麗鄉村新建工作,完成了灣子美麗鄉村續建工作。灣子村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村莊綠化工作。二十鋪村省級美麗鄉村計劃分二期進行建設,一期工程已于今年4月份開工,投資350萬元用于道路硬化、景觀河堤、村容村貌整治、文化廣場等項目建設;二期工程主要是通過招商引資籌資1.6億元,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依托佛崆橋景區全力打造垂釣休閑區、文化娛樂區、商業美食區三大功能板塊。一期現已完成村內巷道硬化2000平方米,改建景觀橋1座85米,新修道路400米(6米寬),新建涼亭3座;粉刷墻面4200平方米,墻面掛瓦450米,新建排洪渠1050米、堤防450米;安裝道牙1100米,新建景觀河堤200米,新建圍墻140米,鋪設滲水磚1600平方米,新建花園圍欄60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65盞。窩駝村民族文化廣場建設項目總投資260萬元,現已完成建筑面積192平方米的村史館1處,162平方米的長廊1處;新建圍墻105米、花壇810米、排水渠185米,硬化道路980平方米;完成廣場鋪設2200平方米,新建碑廊和亭子1處。
服務保障重大項目建設。今年涉及太京鎮的市、區重大建設項目共9個,其中秦州大道建設項目目前已交付建設用地649.3畝;東山易地扶貧搬遷及灣子、甸子拆遷戶安置區建設已完成征地53.69畝,項目前期各項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甘谷監獄家屬區建設項目正在協商騰退賠償相關事宜,征地資金已經撥付到位。天水市三中建設項目土地征收工作已全部完成。劉家莊安置區建設項目一期已交付建設用地92.5畝,二期已完成征地306畝。天水市引洮供水工程完成臨時占地征地330畝,現已全線貫通。天水市熱源廠建設項目已交付建設用地134畝(含邊角地),代征道路1條11.27畝。太牡公路太京段目前土地征遷已經啟動,現現已完成征地31畝。天平高速太京段目前交運局已經召開了協調會,待征地實施方案下發后及時啟動。
抓好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爭取方面,目前共爭取項目19個,總投資1422萬元,其中川口、鄭家磨村鄉村舞臺建設項目投資100萬元,董家磨抗旱灌溉工程投資30萬元,甸子村水源地維修工程投資30萬元,田家莊產業路項目投資8萬元,東山產業路項目投資15萬元;太京鎮道路維修養護資金10萬元,二十鋪村人畜飲水工程投資18萬元;鄉鎮“六小”工程投資18萬元;窩駝村民族文化廣場投資260萬元;二十鋪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投資350萬元;太京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投資50萬元,北崖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設資金50萬元,靳家崖過水路面投資50萬元。郭家坪、川口、鄭家磨、北崖等5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投資433萬元。投資3000萬元建設年產5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攪拌站1處。佛崆橋文化風情園建設項目投資1.6億元,二中梁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投資1500萬元,甘肅慈濟藥業有限公司3000噸中藥飲片及浸膏生產建設項目投資6000萬元。
(唐家窯丁家門易地扶貧搬遷點)
加速推進富民產業發展。按照“果園上山、項目入川”的發展思路,持續抓好北山二中梁萬畝林果產業示范片帶和藉河南山淺山林果大櫻桃優勢產業帶的后續管理、藉河南岸淺山區蘋果優勢產業帶提質增效和老果園改造、藉河川道區高效農業優勢產業帶鞏固提升、藉河南山扶貧開發種養殖產業帶土地流轉及項目培育。已完成旱作農業種植10000畝,蔬菜種植17400畝,中藥材種植1500畝,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9000畝。集中連片在廟子、劉家莊等村新建果園2000畝,分散自建1600畝,老果園改造800畝;完成果品收獲保險297畝,完成果農培訓3000多人次。目前全鎮果園面積已突破了33000畝,達到了人均1畝果園的目標。畜牧產業發展方面,全鎮畜禽飼養量已達37.5萬(頭)只,其中存欄量達27.03萬(頭)只,出欄量達10.47萬(頭)只。
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結合“五亂”專項整治,以“兩路三溝”為重點,鎮、村、組三級聯動,實行“分段分區域定人,一次包干責任到人”的辦法,按照“五個一”工作要求,即“有一個好班子,有一個好喇叭,組織一支好隊伍,制定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具體計劃和有效措施,每月搞一次大規模的徹底清理”,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同時在全鎮開展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工作,建立村級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站26個,在每村聘任專職保潔1-2名,安排16名專職保潔員專門負責310國道沿線環境衛生,有效地解決了長期困擾村莊的公共服務運行經費保障問題,極大的調動了農民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目前共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15次,分散整治90多次,清理小廣告200多處,組織群眾2000多人次,出動車輛300余臺次,清理生產生活垃圾400余噸。另外我鎮還籌資10萬元新建垃圾收集場1處。
積極開展雙聯行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在抓好“百聯千扶萬幫”工程和雙聯行動的基礎上,在保持原聯系單位和聯戶干部聯系全鎮5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不變的情況下,按照雙聯行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我鎮確定了“1353358”的工作思路(即:把握一條主線,堅持三個全面,按照五個步驟,突出三個重點,做到三個必須,排查五類問題,落實八項任務),根據“鎮不漏村,村不漏戶”的要求,動員區水務局各站隊、石馬坪街道各社區及鎮屬各單位388名聯戶干部積極進村入戶,排查農村生產生活、鄰里家庭矛盾糾紛等五類問題,落實宣傳政策、反映民意等八大任務,建立問題臺賬,掛牌銷號,切實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不斷深入。截止目前共收集民情民意35條,排查基本醫療方面問題43個,危房改造方面問題162個,鄰里矛盾糾紛5起。并建立了危房改造和特殊困難群眾統計臺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