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春光明媚。沐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市、區黨代會、“兩會”精神的東風,全區上下鉚勁揚帆、乘勢而為,發展信心更足、勢頭更猛。一年來,每一次滿載希冀的出發,滲透著區委區政府決勝小康的智慧和勇氣;一年來,每一次砥礪前行的實踐,凝聚著廣大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念和期盼。近日來,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雷鳴同志帶領區四大組織領導及各鄉鎮、區直各部門負責人,圍繞全區農業農村工作開展“大查大比”活動,在精準扶貧的主戰場尋先進、樹樣板,在決勝小康的征程中找差距、鼓干勁。區外宣辦在媒體開設【大查大比】專欄,全方位、廣角度、多領域梳理各鄉鎮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戰略部署,完成“515”行動計劃、“61111”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工作成果;集中展示新一屆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帶領全區上下加快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的新風貌、新氣象;大力宣傳通過大查大比活動形成的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用人導向、干事創業的生態環境;激勵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鼓舞干勁、堅定信念,為建設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區帶頭區凝心聚力、營造氛圍。
牡丹花開牡丹鎮 特色產業助脫貧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13806.jpg)
(秦州區外宣辦)一年來,牡丹鎮堅持以基層黨建為抓手,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統攬,“圍繞一區抓示范、重抓兩園創特色、主抓四個基地調結構、搶抓機遇強基礎”,全力實施 “一村兩路兩園四基地”的“1224”重點工作推進計劃,平穩起步并持續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在過去的10個月,牡丹鎮在全面開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違法違紀黨代會代表和黨員排查處理、黨費收繳等各項工作的同時,圓滿組織完成了機關、學區等5個黨支部的換屆工作。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和“黨員固定活動日”的落實,嚴抓實抓黨員干部學習教育,提出了“三個一”要求,形成了“三本帳”。在建黨95周年之際,組織開展了牡丹鎮慶祝建黨95周年表彰大會暨文藝演出活動,使全鎮黨員干部找到了歸屬感,進一步激發了黨員干部活力,切實促進了全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作風轉變,為脫貧攻堅的組織保障夯實了基礎。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16980.jpg)
強基礎促脫貧攻堅
按照先育產業,后建新村的思路,牡丹鎮積極爭取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啟動實施了總投資9000萬元,占地130畝,能安置群眾324戶(貧困戶83戶)的牡丹新村建設工程。該項目在1-7月份完成了勘界、自然災害評估、征地、地勘、規劃、設計等工作。7月份正式招標,9月份5個標段全部進場施工,預計封凍前完成2層主體建設,力爭 2017年10月達到入住條件。該項目的實施一方面能夠解決香菇基地和牡丹園的用工問題,另一方面可解決喬遷群眾的生計問題,從而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地,為我鎮早日實現“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的新型城鎮化奠定了基礎。同時,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自籌資金50余萬元,爭取項目資金145萬元,完成了大柳樹和木門2村的舊村改造工程。
同時,啟動總投資6800萬元的牡丹境內14.6公里的牡太路硬化工程,該項目的實施有效破解了牡丹發展的交通瓶頸,打通了牡丹的經濟線。全面完成了涉及4村489戶群眾的310線牡丹過境段升級改造工程土地征用、地上附著物賠付及房屋丈量工作。 積極實施財政獎補項目,爭取獎補資金470余萬元,使全鎮村內巷道硬化覆蓋率達到了96%。努力爭取,協調推進,啟動實施了涉及我鎮轉咀、團莊等7個行政村6000多畝土地整理和坡改梯項目,配套建設產業砂化路28公里,使全鎮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04847.jpg)
育產業促脫貧攻堅
千畝玫瑰園是牡丹鎮引進天水榮發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50萬元,流轉土地1200畝,實施的新型農業產業項目。該項目,采用示范種植和有積極性的群眾分散種植相結合的方式,在轉咀已建成100畝育苗基地的基礎上,2016年完成了老門溝500畝玫瑰種植示范園建設任務。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19240.jpg)
香菇種植基地是牡丹鎮成功引進天水辰陽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實施的總投資9300萬元,占地354畝的重大項目工程。目前,該基地共建成春秋大棚200座,菌棒生產車間1000平米、消毒車間1000平米、綜合辦公區1000平米,移栽菌棒200萬棒,已成為甘肅省最大的香菇生產基地。該項目建成后,按照企業租賃、農戶承包的發展模式,可為當地群眾提供臨時就業崗位500個,固定用工崗位100個。 中藥材種植基地是牡丹鎮持續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在馬家川現代農業種植示范區,建成500畝以半夏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1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家,示范帶動群眾分散種植中藥材4000多畝,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效促進了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00970.jpg)
畜牧養殖基地,在建成馬堡村開源肉牛養殖基地的基礎上,通過開源肉牛、紫鵑肉雞等畜禽養殖基地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累計發展各類規模以上養殖戶70多戶,持續帶動了全鎮畜牧養殖產業的擴容增量和提質增效。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23682.jpg)
發展合作經濟組織促脫貧攻堅
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生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2016年以來,借力土地流轉平臺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共流轉土地15156畝,引進農頭企業5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家庭農場2家,涉及中藥材種植、苗木培育、果樹種植、畜牧養殖、蔬菜種植等7個行業 17個行政村1529戶群眾,有效帶動了全鎮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的不斷提升。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1/20161110090107522.jpg)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有效開展
通過以上“抓、強、育、發展”等四方面工作的綜合拉動和“853”掛圖作業、醫療保障、教育扶智、政策兜底、金融扶貧等工作的協調推動以及“百聯千扶萬幫”、“大走訪、回頭看”等活動的深入開展,使我鎮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4.72%下降到了11.6%,為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牡丹鎮將緊抓“兩個攻堅戰”深入開展的戰略機遇,全方位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培育壯大食用菌、中藥材、牡丹等新型農業產業,全面推動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努力實施好牡太路硬化、國道310線牡丹過境段升級改造工程和新農村建設工程,全力打造循環農業經濟示范鎮,確保如期實現既定脫貧目標,穩步跨入小康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