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政協秦州區八屆一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來自不同界別的6位政協委員結合實際,緊緊圍繞扶貧攻堅、社會公益事業、農業產業發展、教育等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議政發言,建言獻策。
大會常務主席宋丕林、胡秀玉、羅榮昌、安雖奮、郭金霞、郭寶祿、李紅軍出席會議。會議由李紅軍主持。
會議應到委員186人,實到183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雷鳴、劉文璽、李繼明、毛更生、王永剛、劉小平、趙虎生、曹亞玲、王曉彤、安敏峰、徐生明、縣毅、許亞軍、伏承祥、李映泉、崔麗霞、杜林、羅增芳、汪曉娟、劉睿智、張維有、牛衛忠、趙小平、高保德應邀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采用委員大會發言的形式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是委員利用政協會議建言立論、獻計獻策的一種好形式,是區委、區政府體察民情、了解民愿、集思廣益、民主決策的好渠道,也是區政協八屆一次會議的重要協商活動。
會上,李卉委員作了題為《關于解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農民生活保障問題的建議》的發言;李永超委作了題為《加強農村科技人才培養,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的發言;楊瑞勇委員作了題為《秦州區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的發言;郭紅英委員作了題為《均衡教育發展,解決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劉米琴委員作了題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促進我區耕地可持續利用》的發言;劉建國委員作了題為《關于解決醫鬧問題的幾點建議》發言。
會議指出,委員發言凝聚了各民主黨派、團體及委員的辛勤勞動,匯聚了社會各界的集體智慧。發言內容緊密結合實際,就扶貧攻堅、社會公益事業、農業產業發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建議不僅充分表達了新一屆政協委員對加快秦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切之情,對民生民意的關愛之情,而且體現了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善于參政議政的政治熱情。
會議希望,全體委員繼續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工作,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為把秦州打造成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帶頭區、核心區獻計出力。
區委辦公室、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負責人,不是區八屆政協委員的各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街道黨工委書記和主任,區直部門單位負責同志、駐區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參加會議。
(李卉委員作了題為《關于解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農民生活保障問題的建議》的發言)
(李永超委作了題為《加強農村科技人才培養,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的發言)
(楊瑞勇委員作了題為《秦州區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的發言)
(郭紅英委員作了題為《均衡教育發展,解決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的思考與建議》的發言)
(劉米琴委員作了題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促進我區耕地可持續利用》的發言)
(劉建國委員作了題為《關于解決醫鬧問題的幾點建議》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