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州>>正文
【喜迎黨代會】秦州:堅毅篤定的奮進步伐(組圖)
(2016/10/15 10:11:47)  來源:秦州區外宣辦 裴振剛 辛恬  打印本頁

  【編者按】秦州區第七次黨代會召開以來的五年,雖然只是歷史長河里的一個小小片段,卻注定會在秦州大地上被深刻銘記。五年來,在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中,全區上下砥礪前行、勵精圖治,每一次滿載希冀的出發滲透著智慧和勇氣的探索;五年來,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深化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在秦州大地鋪開;五年來,全區上下在區委“六大戰略”部署下,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在“富民強區”新跨越中邁出了堅實步伐。在中國共產黨天水市秦州區第八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秦州區委外宣辦開設【回眸發展路 喜迎黨代會】專欄,從多側面、多角度梳理展現全區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及黨的建設中的豐富經驗、輝煌歷程,營造良好氛圍,掀起宣傳熱潮,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鼓舞干勁,努力把秦州建設成為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帶頭區、核心區,繁榮文明和諧現代新秦州、宜居宜業宜游幸福新家園。

  秦州發展改革篇:堅毅篤定的奮進步伐

  (秦州區通達公路)

  (秦州區外宣辦  裴振剛  辛恬)秦州區第七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也是“十二五”發展的五年,這一時期,既是秦州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是經濟加速發展的爬坡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面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和各種困難,全區上下搶抓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好中求快”工作總基調,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十二五”計劃目標基本實現,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全區經濟社會步入最好最快的發展新時期,為“十三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州區齊壽鎮后寺整村搬遷全貌)

  (建設中的秦州印象)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十二五”時期,各項經濟指標保持了較高增長速度,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6.4億元,比2010年的100.14億元增長66.1%,是2010年的1.7倍,實現年均增長10.7%;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9.83億元,比2010年的9.33億元增長112.5%,是2010年的2.1倍,實現年均增長16.3%;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62億元,比2010年的64.2億元增長152.3%,是2010年的2.5倍,實現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6.3億元,比2010年的40.44億元增長113.4%,是2010年的2.1倍,實現年均增長1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1.1億元,比2010年的20.67億元增長50.5%,是2010年的1.5倍,實現年均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480元,比2010年的11756元增長91.2%,是2010年的1.9倍,實現年均增長1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63元,比2010年的3100元增長124.6%,是2010年的2.2倍,實現年均增長17.6%。從總體上看,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高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華天電子生產線)

  (建設中的平南孫集村)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一五”末的7.67:47.82:44.51調整為“十二五”末的7.6:36.5:55.9,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到了新水平。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影響下,工業增長速度逐步放緩,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積極引進龍頭企業,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趨勢明顯,農業綜合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工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其中電子信息、電工電器、機械加工、新型建材、醫藥食品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等服務業發展尤為迅速,成為帶動經濟增長新亮點。

  (建設中的秦州西城區)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以“3341”項目和通暢工程為抓手,實施了一批重大交通、水利項目,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中心城區實施了主干道升級改造、藉河生態綜合治理、景區景點建設、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等重大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形象不斷提升,綜合承載力明顯增強。搶抓國家加大貧困地區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有利機遇,建成通村、林場、農業產業區等道路共700條2441公里,率先在全市實現“村村通”水泥路,農村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全區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國道為骨架,縣鄉道路為主干,鄉村道路為支脈,民航為補充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解決26萬人安全飲水,新修梯田27.95萬畝,小流域綜合治理面積達207.67平方公里,農村安全飲水、高效節水灌溉、水土保持、梯田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方面成效顯著。

  (建設中的娘娘壩絲路風情小鎮)

  城鄉面貌發生重大變化

  以區域現代化大城市、隴上江南、最佳宜居宜游宜業城市建設為抓手,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主線,初步形成了由中心城區、城市邊緣區和城市影響區組成的區域空間布局結構。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城鎮化率達到54.27%。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日益顯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成效明顯。堅持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加強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并重,優化城市空間和城市品質,城市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城市邊緣區在中心城區強有力輻射帶動下,以產業結構調整、示范片區帶動、特色基地建設為抓手,成功承接了中心城區的轉移功能,擺脫了單一發展農業的傳統模式,產業發展逐步多元化,與中心城區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城市影響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經濟聯系不斷加強;通過擴大中藥材種植基地,壯大提升林果、畜牧、蔬菜、中藥材四大主導產業,產業基礎不斷夯實,農民收入逐年提高。

  (天水西電長城合金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特色工業體系初步形成

  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突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依托傳統優勢產業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業為主、電工電器、機械加工、新型建材、醫藥食品共同發展的特色優勢工業體系。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在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中實施了一批重大產業技術研究開發專項,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4家,電子分裝測試能力居全國前列。加快工業發展平臺建設,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聚集、企業向園區集結”的原則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行、高效益產出”的要求,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東十里、暖和灣兩個工業園區共入駐企業44家,東十里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以電工電器為主導的產業集群,暖和灣工業示范區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醫藥為主導的工業集中區。

  (電子封裝車間)

  深化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線,協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凸顯。積極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加強市場監管,市場環境不斷優化,非公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企業運行成本不斷降低,創新創業空間不斷拓展。繼續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稅收征管體系更加完善,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合理。不斷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政府定價和價格監督機制更加完善。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電子封裝測試能力居全國前列。農村綜合改革成效明顯,機構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

攝影相關圖片
麥積山“十·一”黃金周人氣爆棚 “花牛”美圖(組照) 我為花牛蘋果代言(圖) 寶天高速公路天水段(圖) 秦州區錢家壩(圖) 天定高速公路(組圖) 天水火車站(圖) 寶蘭客專天水南站輪廓初現(圖) 又是一年“花牛”紅(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