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秦州區第七次黨代會召開以來的五年,雖然只是歷史長河里的一個小小片段,卻注定會在秦州大地上被深刻銘記。五年來,在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中,全區上下砥礪前行、勵精圖治,每一次滿載希冀的出發滲透著智慧和勇氣的探索;五年來,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深化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在秦州大地鋪開;五年來,全區上下在區委“六大戰略”部署下,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在“富民強區”新跨越中邁出了堅實步伐。在中國共產黨天水市秦州區第八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秦州區委外宣辦開設【回眸發展路 喜迎黨代會】專欄,從多側面、多角度梳理展現全區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及黨的建設中的豐富經驗、輝煌歷程,營造良好氛圍,掀起宣傳熱潮,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鼓舞干勁,努力把秦州建設成為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帶頭區、核心區,繁榮文明和諧現代新秦州、宜居宜業宜游幸福新家園。
秦州教育事業篇:共享均等化溫暖陽光
五年來,秦州區教育加快改革發展,進一步夯實各項基礎性工作,深入推進教育提升工程,堅持“一個核心、兩項工程、六個加強”的工作思路,在育人理念、教育教學、基礎設施、人才隊伍、教育管理等方面實現全方位提升,全區教育事業取得豐碩成果。
各類教育全面發展
一是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全區3-5歲入園幼兒14844人,較2011年增加7905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75%,一年毛入園率100%,分別較2011年增長36%、47%。二是“兩基”水平鞏固提高。全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較2011年增長0.12%。初中階段學生入學率100%,鞏固率99.27%、較2011年增長0.58%。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87.24%,較2011年提升5.16%。三是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達到94.37%,較2011年提升1.27%。高考二本上線率達到35%,較2011年增長8.53 %。四是職業教育服務精準扶貧工作扎實推進。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完成中職招生4900人。以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為重點,2015年共發放中職學生助學金56.6萬元,緩解了貧困家庭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困難。
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是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通過創建“五型”機關、強化“六個表率”等方式,局機關干部和廣大教職工的服務效能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認真開展“八查八看八不準”活動,堅決治理教育“五亂”行為,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二是教師素質進一步提高。實施“三名工程”,共推薦評選“省園丁”6人、“市園丁”36人、“區園丁”1036人。推薦評選省級骨干教師28人,省級農村骨干教師57人,區勞模10人,隴原名師2人。組織校長、教師參加各類培訓13212余人(次)。三是農村教師、代課教師生活補助全面落實。將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按照距離市區的遠近,分三檔8個級差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2015年以來,共撥付補助資金1312.191萬元。認真落實班主任津貼,每月按小學80元、中學1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農村代課教師生活補助從2015年4月起每月增至1370元,以后隨甘肅省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
一是校舍建設順利推進。2011年以來,共實施教育項目333個,建筑面積18.7萬平方米,資金4.3億元。全區通過實施校安工程、薄弱學校改造、危房改造等項目,全區中小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改變,中小學校D級危房已全部消除。經多方努力,秦州區被省上列入“全面改薄”中央、省級資金支持縣區范圍,“全面改薄”5年規劃共涉及學校227所,規劃總投資6.16億元。2014年“全面改薄”項目實施以來,共爭取到中央資金1.59億元、省級資金4418萬元、市級資金4417萬元。區財政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足額落實了三年“全面改薄”區及資金9157萬元。二是教學設施逐步完善。2011年來,爭取到特困連篇地區農村中小學教育裝備補助資金830萬元,對項目學校配發圖書22萬多冊,新建小學科學實驗室109個,新建初中理化生實驗室85個,新建多媒體教室98個、計算機教室6個。爭取“全面改薄”教育裝備類資金2945萬元,新建“班班通”多媒體教室設備1634間。新接入寬帶網絡學校146所,新建校園區域網學校159所,基本實現了中小學“班班通”教室設備和寬帶網絡全覆蓋。為116所學校安裝飲水設備,62所學校配發安保設備,76所學校安裝食堂設備,配發課桌凳10013套。
過去5年的探索與實踐,秦州區積極推進教育以提高質量和促進公平為核心,以率先在全市實現教育均衡縣區國家驗收為目標,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以高效課堂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實現了教體事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新華門小學孩子們在實驗室)
(隨時能喝上處理過的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