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齊心 共譜文明新篇章
------西關街道宣傳思想文化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回眸
秦州區西關街道位于天水市老城區,東起金龍大廈,西至藉河大橋、南臨藉河風情線,北連玉泉鎮。下轄環城西路、永慶路、自由路、解放路、聚寶盆、西站6個社區居委會,全轄區有居民14122戶、39842人,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西關街道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保存著全國規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瞻仰伏羲、尋根祭祖的圣地。轄區還有織錦臺故址、石作瑞故居、任其昌故居、張世英故居、楊名顯故居及飛將巷、忠義巷、育生巷、三星巷等多處歷史文化旅游勝地和省市級文物保護院落,在秦州歷史文化發展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西關街道以爭創“省級文明單位”為契機,充分發動群眾,精心組織實施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文化活動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形成了十個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在上級部門的關懷指導下,西關街道先后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衛生單位”、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環西社區榮獲省級“文明社區標兵”榮譽稱號。
亮點之一:一模范,道德明星耀西關。社會發展,呼喚道德力量。挖掘、選樹、宣傳,推薦道德典型,一直是西關街道全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工作。西關街道不遺余力宣傳身邊好人,贊揚平凡善舉,鼓舞了人心,引領著社會新風尚,廣大群眾在推薦評選中仰慕榜樣,在感動中提升自己,推動形成了學習模范,崇尚先進的濃厚氛圍。解放路社區居民朱召梅自2014年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提名獎以來,通過“道德講堂”講座、拍攝微電影《一天》、創排舞臺情景劇《“梅”香怡人》等不同方式的宣傳,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在剛剛過去的第23個國際家庭日期間,朱召梅再次走進人民大會堂獲得了2016年度全市唯一的“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朱召梅這位普通的婦女,如今成為西關街道家喻戶曉的道德明星。
亮點之二:一個節,鄰里守望情真切。為進一步拉近鄰里之間的情感距離,提高居民的和諧共處意識,西關街道在端午節之際,精心策劃了“第二屆鄰里文化節”系列活動,通過廣場舞大賽、趣味比賽、文藝演出、志愿服務、書畫交流、手工藝術展、慰問“五好文明家庭”、和美西關攝影征集、金婚送祝福、嘮嗑敘家常等10項活動,引導居民交流交心交友,讓陌生的鄰居熟悉起來,讓寂寞的樓道熱鬧起來,讓困難的鄰居幸福起來,從而建立良好的鄰里關系。自2015年第一屆西關街道鄰里文化節開始,鄰里節活動的豐富性和美好創意已經成為街道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參與和諧社區建設的新平臺,吸引了街道社區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
亮點之三:一組課,居民教育潤無聲。近年來,西關街道在努力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把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作為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緊扣各項重要任務和時間節點,大力組織開展社區道德講堂、社區法治大講堂、社區健康大講堂和社區科普大講堂“四大講堂”,邀請各方面專家及先進典型模范人物,講述日常生活小常識、宣揚身邊的好人好事和凡人善舉,使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宣傳和普及,同時在提升居民素質、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社區居民群眾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敘家常、下象棋、抖空竹、唱小曲,隨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身心愉悅……轄區呈現出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
亮點之四:一袖標,志愿服務熱情高。西關街道按照“十百千萬”綜治工作推進計劃,積極動員組建群眾性志愿者服務隊伍,轄區熱心公益事業的居民分別認領了志愿崗位,帶上“紅袖標”積極參與社區的治安巡邏、鄰里互助、環境保護、敬老助老、扶殘助殘等志愿服務,努力營造親情互助、鄰里守望的社會氛圍。西關街道“紅袖標”志愿服務行動引起了省政府調研組和市區政法委的關注,天水晚報在頭版“今日推薦”做了專題報道。截至目前,“紅袖標”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先后發現、解決治安案件14起,開展政策法律宣傳100余次,深入困難居民家中,開展助老扶困活動30余次。就是平常這些點點滴滴的微服務深深地感染了居民,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紅袖標”因此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居民們因此親切地稱“紅袖標”是身邊的安全“保姆”。
亮點之五:一支隊,干部隊伍顯活力。多年來,西關街道本著“以活動促活力”的理念,高度重視干部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及時成立了“西關街道彩虹職工藝術團”,積極為職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這支文藝隊伍每逢傳統節日和重要節點都要組織各類表演活動,一場場精彩表現,受到廣大干部和轄區群眾的一致稱贊,也進一步激發了全體黨員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活力,從而帶動了整個干部隊伍活力拼發,斗志昂揚。今年,西關街道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精心編排的舞蹈《春天的盛宴》作為秦州區干部職工春節電視文藝晚會的壓軸節目,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干部職工文化體育活動的大力開展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街道工會也因此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該榮譽是繼2015年獲得“全國百家鄉鎮(街道)示范工會”后的又一榮譽,是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唯一一個最高集體榮譽,是西關街道工作的又一個里程碑。
亮點之六:一故事,傳遞西關好聲音。街道在充分利用傳統宣傳方式,宣傳街道社區保障改善民生、典型人物默默奉獻的先進事跡和重要舉措的同時,還創新宣傳形式,開辦《西關故事》視頻欄目,以微電影的形式進一步增強宣傳教育影響力。截止目前,已經成功錄制3期《西關故事》。街道和區文廣局聯合拍攝的以“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提名獎獲得家庭朱召梅的生活截面為題材的微電影《一天》,獲得了甘肅省網絡劇大賽一等獎。同時,街道黨工委根據西關街道人文風情、歷史傳統創作了一首《秦州最美是西關》,通過歌曲倡導廣大群眾做文明使者,傳遞社會正能量。近期街道還正在籌劃制作一面文化宣傳墻、舉辦一臺文藝晚會,街道將把這些重點工作通過《西關故事》的形式廣泛宣傳,讓轄區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文明素質。
亮點之七:一首歌,大美西關唱和諧。街道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為了將這些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傳承發揚光大,街道結合實際,創新文化發展形式,譜寫了一首《秦州最美是西關》的歌曲。“都說秦州城賽過那江南,可知這秦州最美是西關,燦若星辰的文人雅士,千年不朽的亭臺樓院……”、“如今的大西關祥和又平安,百姓安居樂業心情很舒坦,伏羲廣場我們去鍛煉,美味的早點在咱西關……”,這一句句歌詞無不映射著西關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祥和安樂的居民生活,“大西關、西關大,西關未來不一般……”更是鼓舞著每一位積極向上的西關人。
亮點之八:一活動,品牌形象大提升。近年來,西關街道大力開展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推出了以“一站一廳一塊田”和“民情家訪”為代表的一系列特色品牌。品牌就是影響力、品牌就是服務力。覆蓋民情信息收集網絡的“民情氣象站”、共商解決群眾難題的“居民議事廳”、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黨員紅色責任田”及領導、干部定期深入居民院落、小區樓棟收集解決民情信息的“民情家訪”機制,先后解決了食品公司小區幾百戶居民困擾多年的排水難問題、轄區長期缺少體育健身場所的問題、務農巷36戶居民聯名反映五年之久的旱廁存在安全隱患、如廁難的問題、張家溝排水渠臟亂差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和困難40余件。這些品牌都在天水日報、《直播天水》、天水在線等市級媒體上做了專題報道,其中民情氣象站、黨員紅色責任田登上了甘肅日報,黨員紅色責任田還被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轉載,品牌的創建有力提升了西關街道的整體形象。
亮點之九:一學校,老有所樂生活美。關愛老年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滿足轄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西關街道緊抓機遇,爭取項目與資金,建成了秦州老年大學永慶路社區延伸教學點,為轄區老年人提供了休閑娛樂、鍛煉健身的場所。目前,老年大學有學員50多名。這些學員在自娛自樂的同時,還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文化宣傳活動,他們自編自演的《和諧社區大家唱》、《最炫消防風》、《映山紅》等節目得到了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社區老年大學的成立,給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豐富精神生活的場所,也給老年人提供了展示風采的平臺。在學習交流和眾多活動中,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品質得到了提高,也將快樂傳遞給社區其他居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為社區創造了快樂,為每一位居民傳遞和享受生活美。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西關街道宣傳思想文化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對街道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如今,西關街道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了,生活方式文明了,人際關系和諧了,和美西關,處處盛開著文明之花、和諧之花。
亮點之十:一藝展,促進文化大產業。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在文化產業發展上困難重重,為補齊短板,西關街道搶抓機遇,依托堅家河花鳥市場,深入挖掘轄區內文化資源優勢,大力培育文化產業主體、加強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在西關街道的支持配合下,天水市根藝美術學會于今年4月在全省率先成立。在該學會的引導下,十余家根雕企業落戶花鳥市場,與街道簽訂了投資協議,預計投資近1千萬元。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籌備,街道辦事處和天水市根藝美術學會共同組織發起的“龍城·龍根·龍祖2016中國·天水羲皇故里崖柏藝術展”順利納入伏羲文化節會的大盤子,6月20日在胡氏民居北宅子隆重開展,區四大組織領導出席,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雷鳴親自宣布開展。來自北京、廣東、陜西等10多個省市的嘉賓及參展商一同參加了展覽。此次根藝文化展覽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推進天水根藝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平臺,也為多角度宣傳秦州,推介伏羲文化,打造隴東南“祖脈文化旅游圈”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