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關街道人口計生工作以“找差距、尋根源、出實招、破難題、創特色”為抓手,突出抓服務、抓管理、抓宣傳,不斷創新機制、強化管理、夯實基礎,有效促進了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健康發展,培育形成了諸多特色和品牌。
“一十百千”夯基礎
西關街道不斷強化“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著力抓,其他人員協助抓”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一十百千”計生工作考評機制,不斷加強基礎業務建設。通過大力實施“一十百千”計生工作法,從干部隊伍建設、辦公條件改善、經費投入、制度建設等入手,通過月巡季訪年考核,走出去學習取經,請進來解剖麻雀,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得到了上級業務部門的肯定和區委、區政府的表彰獎勵。
“幸福寓所”幸福長
西關街道按照省、市“隴家福?幸福寓所”的建設要求,成功打造了自由路、永慶路、聚寶盆、解放路、西站社區幸福寓所。幸福寓所設立文化圖書室、棋牌活動室、室內健身室,實行全天候開放,讓社區老年人、育齡婦女、少年兒童、流動人口等在寓所休閑娛樂、鍛煉身體、健康咨詢、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中起到了宣傳計生知識和計生政策的作用。
健康講堂促健康
“健康大講堂”是西關街道四大講堂之一,旨在為群眾傳播衛生健康理念,宣傳疾病防控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大講堂以為群眾傳播健康知識為良好載體,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為重點,結合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向群眾傳播相關健康知識,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從而帶動全街道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西關街道大講堂活動有聲有色,形式多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贊揚。
“六訪六問”連心橋
西關街道以 “兩學一做”為契機,在全街道開展以“干部在身邊,溫情進萬家”為主題的“六訪六問” 計生家訪活動,按照計劃生育個人責任區,組織街道干部入戶家訪,了解育齡群眾的生育、生產和生活情況,竭力解決計生家庭遇到的實際困難,暢通服務對象計生利益訴求渠道,在計生干部和計生服務對象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實現了計生管理服務與千家萬戶“面對面”。
親情服務寓溫馨
西關街道對轄區流動人口實行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把“外來戶”當成“自家人”,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推出了“親情化服務”流動人口管理模式,積極為流動人口提供法律法規、優生優育、勞動技能、便民維權等均等化服務,千方百計保障流動人口的各項權益,讓流動人口在溫馨的服務中,主動配合參與到計生服務管理中來。
關懷失獨情真切
西關街道始終把關懷幫扶計生特殊家庭作為重要民生工作來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自由路社區失獨戶張敏,一個人獨自艱難度日,體弱多病,負擔很重。去年又不幸檢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在走頭無路之際,西關街道多方籌集資金,幫助她做了手術,渡過了難關。
在大家的關懷下,張敏逐漸走出了情緒低谷。為了擺脫過去的陰影,也為了回報社會和大家對她的關愛,她主動參加社區志愿者,還擔任了楊家樓支部書記,并多次被街道黨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七一”前夕,市委常委、區委雷鳴書記親切看望了她。
廣泛宣傳樹典型
西關街道從夫妻和睦、孝老愛親、教子有方、熱心公益等方面出發,在全街道廣泛開展“幸福家庭”、“最美家庭”評選和表彰命名活動,以此引領轄區居民樹立和諧家庭的良好風尚。解放路社區朱召梅帶著前夫過日子的故事感動了身邊的每個人。經過層層推薦,朱召梅家庭榮獲2014年度“全國最美家庭”提名獎。2015年,秦州區廣播電視臺和西關街道以朱召梅家庭一天的生活截面為題材聯合攝制的微電影《一天》經過網絡傳播,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該片獲得了甘肅省網絡劇大賽一等獎,朱召梅因此成為全市的道德明星。
西關街道通過媒體宣傳、現身說法、表彰命名、設立“善行義舉”榜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不斷擴大影響,傳遞正能量,在全轄區形成人人學習模范,個個爭當典型的濃厚氛圍。
文化藝術惠母親
“一位好母親就是一個好家庭”。近年來,西關街道緊緊抓住母親節這個溫馨的節日,每年都要在全轄區精心組織開展 “尋找最美母親”評選等活動。通過走訪慰問、舉辦文藝演出、趣味運動會、書畫進社區、評選表彰、幸福交流等多種形式,有力促進了和諧家庭建設,充分彰顯了一位好母親在一個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