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進看齊】
王福社:牢記使命 真抓實干
---記天水鎮杏溝村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王福社
![](/Files250/BeyondPic/2016-7/27/20160726024016355.jpg)
王福社,男,漢族,現任天水鎮杏溝村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他圍繞“聯村聯戶建陣地、脫貧致富奔小康”主題實踐活動,始終牢記使命,以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廉潔自律,堅定理想信念,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推動了天水鎮杏溝村精準扶貧、雙聯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主要事跡如下:
強化學習,提高個人素養。按照全區精準扶貧的總體要求,全面系統地學習了中央和省、市、區委關于扶貧開發政策,省委、深刻領會省政府“1+17”、市區“1+18”工作方案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切實用新的理念和思路來指導工作,用新的政策來規范行為,用新的舉措來解決問題。
宣傳政策,推動工作開展。采取廣播會、走訪農戶,召開黨員代表座談會的形式,向全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包括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化扶貧、小額信貸、移民搬遷、勞務培訓輸出等。著重加強政策宣傳引導,激發貧困戶的致富信心,積極開展惠農惠民政策等宣講活動,為群眾提供就業信息和技術指導,幫助群眾拓展就業渠道、破解增收難題。共開展政策宣傳10場次,受教育群眾200多人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起,基本實現了密切干群關系,鼓足信心脫貧致富的目標。
深入調研,制定產業計劃。針對杏溝村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產業發展緩慢、農民收入低下,以及老果園建設投入不足,缺乏科技含量,產出率較低,管理粗放、商品化率低下的特點,堅持因地制宜,著力培育富民產業,計劃發展果園1000畝。截至目前,建成600畝蘋果園。在建園過程中,針對部分地塊坡陡、破碎、高低不平、雜草叢生等實際,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采取機械挖坑和群眾自挖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為了推進杏溝村2015年秋季建園順利開展,他結合村上的具體實際,籌措了2萬元的幫扶資金,雇用機械作業打眼200畝。
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生產技能。針對杏溝村群眾果品栽培管理技術不高的實際,走村入戶向群眾栽植品種、管理技術、生產效益等。同時,邀請市果樹研究所專家,并配合駐村技術員溫慶東共同舉辦果樹栽植管理技術培訓班,共舉辦培訓班2次,培訓200多人次。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各種渠道,為村民捐贈了果樹栽培與管理、蔬菜種植與管理、畜牧養殖技術、外出務工人員維權知識讀本等實用技術書籍共100余冊,不斷提升杏溝村群眾的農業科技水平,讓農民在熟悉政策、掌握技術、了解信息中增收致富。
按照政策安排,推動易地移民搬遷。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總體規劃和鄉鎮的具體實施意見,杏溝村被確定為異地移民搬遷村,總體搬遷農戶69戶338人。在2015年8月份,因部分群眾對易地移民搬遷政策不知曉、更不了解該項目建設程序,加之天水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土地儲備中心計劃對儲備該處建設用地,在鎮政府上報土地審批手續間工作被叫停。因此,部分群眾到鎮、區政府進行上訪。對此,本人積極走村入戶向群眾講解移民搬遷政策、施工程序、施工要求等,并進一步完善了地質災害評估、項目立項審批、規劃設計等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項目建設招標工作,初步達成了建設用地意見,建設工程將按照項目程序穩步推進。杏溝村易地移民搬遷工程的推進,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群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煩躁情緒,拉進來干部和群眾的距離。易地移民搬遷工作,可推進安全飲水工程、村級陣地建設、文化廣場、衛生室建設、村級道路建設工作。
發揮職責,完成建檔立卡工作。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走訪了42戶貧困戶,基本了解了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持措、發展目標等。協助完成了精準扶貧各種卡表冊的填寫及建檔立卡工作,包括貧困戶登記表、個人需求卡、貧困戶需求及脫貧計劃表、貧困戶致貧原因及需求計劃、貧困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覽表、貧困戶手冊等。同時,本人爭取有關單位和部門對杏溝村進行物資和資金支持,購置了打印機復印機1臺(套)、取暖設備1套,折合資金4000多元。
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為進一步改善杏溝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2015年爭取天水市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計劃完成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3.3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53.33hm2,配套田間道路3.5km,營造水保林79.17hm2,經果林18.29 hm2,封禁治理179.21 hm2。項目概算總投資125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00萬元,地方配套25萬元。市級雙聯聯系領導天水市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協調解決建設資金10萬元,建成產業路3.5公里。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項目區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控制,水土資源將進一步利用和保護,土地利用結構將進一步調整,農業基礎條件將明顯改善。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戰斗能力。杏溝村共12名黨員,平均年齡50歲以上,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加之參加集體學習時間較少,開展工作起來比較被動。根據這一情況,組織黨員堅持“三會一課”制度,認真學習省、市、區委“1+17”、 “1+18”精準扶貧方案進行系統講解,特別是對農村道路、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產業培育、電商扶貧、環境整治、專項貸款等30項支持計劃和優惠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讓廣大黨員干部對省市區精準扶貧政策得到全面了解,讓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帶來的新變化,進一步提高凝聚力、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