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一路歌
記秦州區文化館干部卜瑞云
![](/Files249/BeyondPic/2016-4/22/20160421034251611.jpg)
是誰婉轉的歌聲,讓文化古城里沉淀的韻律更加彌久留香,讓青山碧水間綻放的繁花更加嬌艷動人;是誰持久的堅守,讓秦州非物質文化延續著亙古的光芒,讓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閃爍著燁燁星光;是誰無悔的辛勞,讓群眾看到精彩的文化節目漏出燦爛的笑容,讓隴上江南的秀麗風景折射出文化的繁榮。
卜瑞云——一位平凡但不平庸的基層文化工作者,畢業于河西學院音樂系,懷著對音樂的愛熱,對文化工作的熱忱之心,在文化基層文化工作崗位上奮斗10余年,為神圣使命燃燒青春激情。可她總是很謙虛地說,這是她工作的本分。十多年來,近千場文化慰問演出、一個個成功申報的非遺項目、一個個百姓大舞臺,傳統文化進校園、大型晚會演出、社群工作的組織策劃、繁盛的春節文化活動……,哪一個舞臺上都有她留下的辛勤汗水,哪一樣工作中都記錄著她的辛勤努力和默默奉獻!
滿腔熱血 唱響生命華章
如果說生命是一支蠟燭,那么燭芯就是蠟燭燃燒的靈魂,對于卜瑞云而言,她生命的靈魂就是唱歌。從小對聲樂的天賦和熱愛讓她用全身的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2004年獲得第十屆全國推新人大賽甘肅賽區美聲唱法專業組二等獎,2007年獲得“青春中國”全國青少年才藝大賽甘肅天水賽區美聲唱法青年組一等獎,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天水隴南賽區美聲唱法銅獎。作為秦州區音樂家協會理事,她的專業技術在文化館這樣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依然是最為夯實的!
清晨,當第一縷晨曦拉開文化館古建筑沉睡的眼皮時,她已經用自己婉轉的歌聲奏響了最動人的旋律。在這樣一個略顯浮躁的都市生活里。卜瑞云同志不忘初心,堅持提高自己得專業素養,不論工作多么疲憊,總是不忘記她對音樂的摯愛和理想,每天都會早早來到單位里練習專業知識。
在文化演出的舞臺上,哪兒沒有她的身影?哪兒沒有她的歌聲?一襲白裙盡顯她的灑脫與從容。大雪紛飛的寒冬里,不畏嚴寒,精致的禮服彰顯她對藝術的熱愛對群眾的尊重;烈日炎炎下,被暴曬的皮膚阻擋不了她對音樂的迷戀。 有次她嗓子發炎,發著40多度高燒依然堅持為群眾奉獻歌聲,一連唱了六場,唱完后嗓子里咳出來的痰里都是血絲。
就是憑著這份對藝術的熱忱,她在工作的十年里,先后登臺演唱七百多次,創作和改編歌曲十幾首,參加歌唱比賽評委百余次,還多次為公益事業和優秀歌唱家一起錄制音樂,為群眾帶去了歡歌笑語,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唱響了生命的華章,為我區文化事業的發展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Files249/BeyondPic/2016-4/22/20160421034334517.jpg)
無怨無悔 綻放個人魅力
俗話說的好,有得必有失!在工作上無私奉獻的她,卻實實在在虧欠了她的親人,特別是她的母親。每次提起這些她都會哽咽,已經記不得有多少次了,是母親的生日那天為了下鄉演出沒能陪她吃頓飯還是家里出事的時候她為了伏羲文化節得籌辦盡然半個月沒有去看望?她淡忘了,可是讓她最刻骨銘心的卻是為了工作她未能照顧摔傷住院的母親。
2016年春節期間,作為文化館演出部的負責人,她身上肩負著幾十場演出的重任。在這個時候,她的母親因為路滑摔傷了脊椎,如果處理不好會全身癱瘓!在母親手術的那天早上,為人子女的她是不是該盡自己的義務和孝心呢!可是,那天廣場有演出,她必須協調節目,組織工作!一邊是母親的安全,一邊是工作的責任,她卻選擇了后者!是她多么地崇高偉大嗎?不是的,她只是說如果她不去演出現場,萬一出點岔子,傷害的是群眾的心,丟的是文化人的臉。之后的日子對母親的陪伴更是很少,住院期間她也只是在忙完工作之后才去看望照顧母親!
其實,每年佳節的時候,作為文化工作者都不能按時陪在家人的身邊!在大家闔家歡樂的時候,她總是和文化館的同事們奮斗在一線,為群眾帶去最精彩的節目,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許在很多人的眼里,文化工作就是唱唱跳跳,在娛樂中度過,但其中的艱辛和不易只能自己克服。
在和群眾社團一起工作期間,接觸的都是基層群眾,卜瑞云同志總會遇到一些不被理解的情況。有時,一些社團覺得節目安排不合他們的心思就大吵大鬧!對文化工作不理解,來到文化館騷擾領導,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給這些人耐心的解釋,積極協調。有一次是在冬天,她一直給社團做思想工作,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多了,那么冷的天一口飯沒吃,一口水沒喝,為的就是讓每個基層社團都能滿意自己演節目的場次和順序,為群眾送去精彩的文化節目。
卜瑞云同志在工作的十年里,總是克服困難,無私奉獻,彰顯了個人魅力,她的光芒激勵著我們每一位文化工作者。
![](/Files249/BeyondPic/2016-4/22/20160421034643677.jpg)
執著信念 弘揚文化榮光
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卜瑞云同志在工做期間一直都堅定為文化事業做貢獻的信念,踏踏實實地奉獻了自己十年的青春。讓秦州區歷史悠久的文化走入群眾,走向基層,傳承延續文化繁榮與驕傲。她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抬起頭來做人,低下頭來做事。這種為人做事的態度在領導干部、同事群眾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很多同志對她的評價是: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凡事迎難而上,做事從不推脫,勇挑重擔,不計較個人得失。每逢節假日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開展各種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每次聽到對她的表揚的時候,她總是露出潔白的牙齒,憨厚的臉頰上露出甜美的笑容,淡淡地說一句,其實也沒什么,這都是我的本職工作。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每年的元旦春節期間,配合館里創辦了秦州區百姓大舞臺,組織業余民間團隊在秦州區百姓大舞臺(陜省會館門前)和移動公司兩個展演點,演出秦腔及文藝節目65場。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在“春聯送鄉親-新春大拜年”系列文化活動時,在秦州區藝術交流中心(陜省會館)門前組織著名書法名家為廣大市民送上一幅幅喜慶的對聯,豐富了我區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組織了秦州區秦嶺鄉綜合文化站舉行省級非遺保護項目—秦州鞭桿舞秦嶺鄉斜坡村傳習所匯報表演暨表演服裝、道具配送儀式。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在秦州區藝術交流中心舉辦了由區文化館承辦的“情系秦州”上海著名山水畫家朱娟娟作品展。在山陜會館舉辦秦州區紀念“五四”運動96周年暨第二屆青少年書畫作品展,此次展覽共展出5天,展出作品180余幅。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在組織開展了秦州區牡丹鎮中心小學協辦的慶“六一”暨秦州區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知識進課堂的活動,為孩子們帶去了10余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為了傳承文脈見證文明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佳水岸小鎮組織展演活動,活動舉辦期間在月光廣場及中庭小舞臺共舉辦各類民俗演出36場。每年舉辦 “秦聲秦韻”秦州區秦腔票友大賽。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配合文化館承辦秦州區精準扶貧“百聯千扶萬幫”工程送文化、送溫暖活動來到美麗的秦嶺鄉黃集寨村,給黃集寨村的廣大父老鄉親和孩子們送文化、送溫暖,聯系愛心人士為孩子們捐贈了一批學習用具。
其實也沒什么。她只是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為繁榮群眾文化和創建文化活動積極努力,發揮宣傳作用,卓有成效地開展各項文化工作。
“其實也沒什么”,多么樸實的一句話。但就是一年之內太多的工作點滴都折射出卜瑞云同志踏實工作的痕跡。作為我們日常的工作,真正做到積極參與,勇于創新,無怨無悔,埋頭苦干的又有多少人呢?也許一個人的偉大并不在于她創造了什么,而是在于她堅守了什么,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如一,不驕不躁,堅守自己的信念,已然形成了她閃光的人格魅力。也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正是有了像卜瑞云同志這樣的文化工作者,才使得秦州,這片承載著八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名城的悠久繁榮的文化,在隴右大地上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