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駐”村 用愛“助”村
——秦州區駐村幫扶隊精準扶貧工作側記
(秦州區外宣辦)吃苦耐勞、真情投入、心系群眾、踏實做事,他們是幫扶工作隊員!做農家人、干農家活、吃農家飯、說農家話,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他們還是幫扶工作隊員!
為集中力量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去年7月6日,秦州區選派了一批能力過硬的優秀干部進駐84個貧困村開展精準幫扶。10個月來,秦州區充分發揮395名幫扶隊員的“尖兵”作用,及時透徹掌握政策和村情民情,全面準確制訂幫聯措施和發展計劃,狠抓產業培育、移民搬遷、危舊房改造、交通道路、扶貧貸款、技能培訓、大病救助等工作落實,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宅房前屋后綠葉郁郁蔥蔥,整修一新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門口……4月1日一大早,秦州區秦嶺鄉麻山頭村第一書記謝鵬昊一趕到村里便找來村支書趙樞東、村主任趙海玉,一起商量手頭的工作。
今年29歲的謝鵬昊現任秦州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辦公室主任。2012年,麻山頭村被確定為區質監局的雙聯村時,區質監局便開始為麻山頭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硬化通村水泥路、實施小巷道硬化、通自來水,麻山頭村有了不小的變化。但和周圍村莊相比,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的麻山頭村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有著不少的“攔路虎”。
去年7月以來,擔任村第一書記的謝鵬昊開始駐村蹲點。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后,謝鵬昊對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作進行了大力宣傳動員,為40戶貧困戶發放精準扶貧貸款200萬元。聯系了沐陽閣餐飲公司,對村里散養雞進行了實地考察,形成了初步的養殖方案。聯系了秦州區人民醫院,對麻山頭村村民進行義診。將培訓作為抓手,進行村里周邊野生沙棘的采摘、核桃種植技術等培訓。目前,麻山頭村外出務工人員127人,年均掙回現金69.85萬元,戶均0.55萬元。
秦州區貧困人口多、貧困面比較廣,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貧困村的脫貧與發展是必須要完成的一個艱巨任務。駐村幫扶工作隊緊盯三年脫貧、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變走馬觀花式“忙下鄉”為扎扎實實的“鄉下忙”,走進千家萬戶,走到田間地頭……
走進汪川鎮柏磨村,映入眼簾的是硬化平坦的村道,新修的產業路。這里的駐村幫扶工作隊以精準扶貧、減貧、脫貧為目標,在大山深處奏響了一曲同步奔小康的攻堅脫貧壯歌。
“駐村就是要為群眾辦實事、謀實事。”秦州區慈善協會副會長、柏磨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王大為說。
柏磨村由于交通條件落后而導致生產水平低下,村內56戶貧困戶中因此致貧的就有35戶。幫扶工作隊積極向鎮政府、區扶貧辦和區相關部門進行銜接,一條長3.2公里、寬4.5米的出村路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建成了。
在了解到一些村民因殘疾而導致生活貧困后,工作隊積極與鎮政府、區殘聯和區民政局協調匯報溝通,爭取5.089萬元救助資金,為20戶20人次進行殘疾人救助,5戶進行臨時救助。
2015年9月,全省開始實施精準扶貧專項金融貸款,可在走訪群眾中發現,村民對這項政策的關注度不高。在與天水岐黃藥業有限公司多次銜接溝通后,最終以“農戶貸款+帶資入股+就業分紅”的方式,由村民與天水岐黃藥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確保農戶年分紅收入不低于3000元。有就業意向的岐黃藥業優先招工,在柏磨村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由公司提供種子、技術培訓、產品收購等一條龍服務,確保2017年使村內所有貧困戶順利脫貧。
華岐鄉文莊村,以前是“老大難”,駐村幫扶工作隊在秦州區國投公司的全力支持下,進行了村道硬化、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生態環境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文莊村在短期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文莊速度”,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