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4/6/1604051731774c7f286e5cc2e0.jpg)
(秦州區外宣辦 辛志鋒)進入3月以來,秦州區緊抓春季建園的有利時機,組織項目區群眾栽植、覆膜,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5萬多畝的果園建設任務基本完成。
![](/Files249/BeyondPic/2016-4/6/1604051731cd1df6dacb015056.jpg)
3月29日下午,記者在齊壽鎮曹集村的田間地頭看到,村民們正忙著栽植核桃樹,村民邵歲增今年種了3.6畝核桃樹,現在已經種了一半,為了盡快將核桃樹種完,這幾天,74歲的邵歲增也是起早貪黑,上地時拿著饃和水,中午不休息。
為了全面完成任務,從去年11月份開始,鎮上就開展了規劃、打點、開挖、回填等工作。今年春季,齊壽鎮新增果樹建園面積4500畝,栽植苗木88000多株,分布在鐵佛村等四個村。
![](/Files249/BeyondPic/2016-4/6/1604051731cb02f0de3d536abc.jpg)
記者看到,栽植好的桃核樹從左到右都是兩米的間距,并用地膜鋪成兩米乘兩米的盤,中間用土壓成田字格。
據了解,從3中旬春季建園開始以后,前期已經接受過技術培訓和具備農技知識的10多位技術人員包村包戶,手把手地指導農戶全面掌握栽植技術,規范建園。
齊壽鎮技術員張亞東說,為把桃核園建成標準化果園,鎮上派出的技術員每天和農民一起,每天早上7點多就下地,現場給每一戶農戶進行指導,要求按照標準建園。
![](/Files249/BeyondPic/2016-4/6/1604051731fe8c37f0615aa1ce.jpg)
在建園之初,齊壽鄉對氣候、海拔、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研判分析,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園工作得以迅速開展,目前,新建果園的栽植、覆膜等已基本完成。
曹集村村民曹啟應告訴記者,種桃核樹要比種植傳統農作物小麥的經濟效益要好一點,所以村民的積極性很高。
齊壽鎮鎮長杜長江說,未來4年如果掛果,每畝桃核的產值比種傳統小麥、玉米增加2000元以上。
在全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培育富民產業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任務。秦嶺鄉梨樹村貧困戶郭海軍和郭祥兄弟倆借助精準扶貧的好政策,緊抓這次脫貧致富機遇,用各自的5萬元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流轉了村上的1000畝土地,發展果園。采訪當天,郭海軍和郭祥兄弟倆剛剛栽完1000畝核桃樹,正在給樹苗澆水。為了幫助這兩戶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并帶動其它貧困戶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秦嶺鄉政府給予大力支持,20000多株樹苗和地膜都是由鄉政府免費提供的,精準扶貧優惠政策讓兄弟倆輕輕松松的擁有了產業。
![](/Files249/BeyondPic/2016-4/6/1604051731006d2b36aace695b.jpg)
今年,秦州區計劃建園6萬畝,其中春季建園53000多畝,涉及16個鄉鎮130個村,目前,春季果樹建園工作全面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