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協調 強化措施
秦州區“工作落實年”活動成效明顯
今年,秦州區委始終高度重視工作落實,按照省、市委“工作落實年”活動要求,狠抓中央、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和秦州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地生根,全力推進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
一、抓主抓重,緊盯關鍵抓落實
抓落實,根本在于統攬全局,抓住重點,牽住“牛鼻子”,促進各項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是圍繞各級決策部署抓落實。全力抓好中央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面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和區委常委會《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制度》,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思想貫徹落實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及黨建工作的各個方面。緊緊圍繞省、市、區委重要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區委進一步推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制度》。緊盯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華夏文明創新區和“3783”主體責任落實,以及全區發展的“六大戰略”和“兩場攻堅戰”, 重點抓好深化改革、扶貧攻堅、項目建設、依法治區、“雙聯”行動、城市建設、先鋒引領、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細化重點工作任務抓落實。為了確保2015年各項重點工作扎實有序開展,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計劃性和主動性,區委、區政府各分管領導在年初開展十大重點工作調研的基礎上,圍繞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點工作任務,區委全委擴大會議、區政府工作報告及分管聯系工作,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三個層面,結合區上各位領導分管聯系工作實際,堅持抓主抓重,主動全面認領工作任務,及時梳理確定2015年重點工作推進計劃,制定《秦州區委區政府領導分管重點工作推進計劃手冊》。對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量化、實化、具體化,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理清了工作思路,細化了推進措施,為今年各項重點工作開展制定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是抓好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重點工作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目標責任機制,確保全區各項目標任務有效落實。對全年重點工作實行“定目標任務、定質量標準、定完成時限、定責任主體、定督辦人員、定獎懲方法”的“六定”責任制,把工作標準細化、量化、具體化、數字化,使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去落實。分別從黨群部門、政府部門、鄉鎮、街道、垂管單位五個層面,按照共性目標和業務目標,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了全年的工作任務、目標要求從一開始就責任明確、任務清楚,落實到位。編制了《秦州區2015年重點建設項目手冊》,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緊抓關天經濟區、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有利時機,按照國家投資導向和投資重點,將2015年全區確定的76個重點建設項目明確了責任單位、包抓領導、年度主要建設和計劃進度安排,設定推進步驟,排出時間表,把發展任務細化到階段目標和具體時限,確保各項工作責任到單位、具體到部門、落實到人頭,有據可依,有帳可查。
三是緊扣熱點難點抓落實。高度重視領導批示和交辦事項,健全完善了批示歸口辦理和辦結回頭看制度,堅持第一時間傳達指示、第一時間督辦轉辦、第一時間落實解決,確保領導批示辦理及時,擲地有聲。堅持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督辦一件,帶動一片,促進同類問題有效解決。及時辦理答復事關群眾切實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完善了從收集認領、審核呈報到督辦落實、情況反饋、網絡答復等工作流程,推動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形成良好的工作落實機制。今年以來,答復網民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21條,回復率達100%。辦理答復市委書記市長留言板留言1490條,一批事關群眾切實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二、多管齊下,強化措施抓落實
抓落實,措施是保障,落實是根本。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多措并舉促各項工作落實。
一是轉變作風抓落實。堅持“六個一線工作法”,即堅持政策在一線落實,領導在一線指導,干部在一線服務,難題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總結,形象在一線樹立,切實履行包抓職責,做到對包抓聯系鄉鎮街道的工作通盤考慮,全面指導,統籌協調,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實行五天工作法。每周5個工作日內,其中1天時間深入各自聯系包抓的鄉鎮街道指導重點工作,幫助鄉鎮街道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3天時間抓好各自分管、聯系領域的工作,重點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制定有關工作方案,研究解決有關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加快工作節奏,迅速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1天時間在機關學習政策法規、思考實際問題、處理日常事務,通過實行五天工作法,進一步靠實了抓工作落實的時間和節點,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實。
二是跟蹤問效抓落實。建立健全中央和省、市、區委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落實每月跟進、季度督查、半年通報、全年總結的督查制度。把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重大決策部署與抓好分管領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按照《區級分管領導重點工作推進計劃》,做到統籌兼顧,重點推進。建立督查臺賬,做到每季度一督查,既看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更重點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整改建議和意見,督促有關方面研究解決。建立和完善了督查工作登記、立項、審批、轉辦、催辦、反饋等制度,設立了各種薄、卡、表、單,完善了督查工作程序,定期通報催促,協調服務,直接查辦,有力地促進了全區各項重點工作的推進。采取多種督查方式,對重點工作進行跟蹤督查。通過明察暗訪、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中央和省、市、區委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三是獎懲考核促落實。始終把嚴格考核獎懲作為抓好工作落實的根本來抓,嚴格執行《天水市秦州區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辦法》、《天水市秦州區作風效能問責辦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年度管理目標責任書》等辦法,區委常委、區級各重點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根據各自分工,對各部門單位抓落實的情況作出專項評價,向區委提出獎懲建議。對重點工作,由區委常委分別帶隊,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有關領導參加,組成綜合考核組進行嚴格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各項規定,對工作執行有力、推進有方、落實有效的單位和個人,視情予以獎勵;對具有示范性、帶動力的正面典型,在全區通報表揚,總結推廣經驗;對那些重點工作不落實、未能完成工作任務甚至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由分管領導對其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誡勉談話,對貽誤工作的有關人員要進行崗位調整,造成重大損失的追究責任。將考核獎懲做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參考,樹立正確的激勵導向,營造出崇尚實干、恪盡職守、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工作氛圍。
三、瞄準靶心,真抓實干抓落實
在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制度抓落實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我們全力實施精準扶貧攻堅,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強化作風建設,各項工作進展良好。
一是打好扶貧攻堅戰。深入貫徹落實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全市“1461”扶貧攻堅工程,認真實施全區“515”農業農村發展戰略和“6212”扶貧攻堅計劃,緊緊圍繞精準扶貧5個方面新要求和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核心目標,將西南片區作為扶貧攻堅主戰場,以開展“百聯千扶萬幫”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建陣地、脫貧致富奔小康”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制定了24項具體工作,組織163個機關黨組織聯系420個行政村黨組織和41個社區黨組織,1000名科級干部聯系千個自然村,在保持雙聯行動7000多名干部聯系困難戶基礎上,以項目建設和雙聯行動為抓手,興產業、調結構、強基礎、促增收,積極構建“大扶貧”格局,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截至目前,全區扶貧攻堅總投入資金達到48.3928億元,其中專項扶貧資金9895.4萬元,整合行業各類資金8.0373億元,完成“千村美麗”示范村道路建設及農村路網改造80.3公里,解決飲水安全貧困人口12021人,新建動力電線路0.41公里,完成危房改造3838戶,完成河堤治理53.54公里,完成三北五期及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1.796萬畝,異地扶貧搬遷安置873戶,新建果園8.5萬畝、畜禽飼養量達到328.27萬頭(只)、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5萬畝、中草藥種植面積大7.2萬畝,輸轉勞務人員10.06萬次,五大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39.22億元。
二是抓好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落實。按照區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的部署安排,嚴格執行《天水市秦州區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和《區委進一步推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制度》,重點抓好深化改革、扶貧攻堅、項目建設、依法治區、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發展、“雙聯”行動、城市建設、和諧構建、先鋒引領、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協調推進。切實做好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改善和保障民生等工作,各項目標任務都以按計劃如期推進。預計全年生產總值162億元,同比增長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4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5億元,同比增長11.5%;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9.4億元,同比增長19.69%;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億元,同比增長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1748元,同比增長10.5%,農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達到6222元,同比增長13.5%,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進展良好。
三是嚴格執行八項規定。針對作風建設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的特點,全面落實“兩個責任”,從嚴要求,毫不松懈,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規定”及市委“27條規定”。在公車管理、精文減會、厲行節約、作風建設等方面初步建立了便于執行、便于監督、便于檢查、便于問責的制度體系。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并在秦州有線電視臺設立了“作風建設曝光臺”,及時對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曝光,起到了良好的震懾作用。認真開展“兩方案一計劃一清單”整改落實,實行銷號臺帳式管理,堅持掛牌銷號,力破“中梗阻”,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消除影響政策落地的體制機制障礙。認真開展了31項專項整治工作,對城市低保清理整頓、支農惠農資金落實及教育亂收費情況進行重點督查,確保了各項專項整治工作措施、成效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