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夫妻見真情
——記西站社區居民趙敏
趙敏今年44歲,是秦州區西關街道辦西站社區居民。面對因車禍而癱瘓在床的丈夫,8年來她不離不棄,悉心照顧,最終幫丈夫重新站起,重新邁步,用感人的夫妻情創造了愛的奇跡。
一場車禍致丈夫高位截癱
1998年,她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張先生,張先生曾經是一名軍人,第一次見面對方的正直就吸引了趙敏。經過三年的相處,趙敏和張先生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婚后,丈夫在本地一家工廠上班,而趙敏則在市內一家小學的門口開了一間小賣部,小兩口的日子過的簡單而甜蜜。
這樣平靜的日子卻在2006年的一個下午被打破了。那天丈夫剛好有空閑,看到妻子忙了一天,張先生提出要陪趙敏一起去進貨,便騎著摩托車載著趙敏上路了?烧l也沒想到,當他們剛從家駛上成紀大道的時候,一輛失控的出租車突然開了過來,躲閃不及兩個人連同摩托車均被撞出了很遠,二人當即被送到了醫院。所幸趙敏只是受了一些輕傷沒多久就康復了,可丈夫張先生卻因為傷及腰部導致高位截癱。醫生的最終結論讓趙敏和家人都難以接受,一向身體強壯的丈夫難道要天天躺在床上度過后半生?雖然心里比誰都難過,可堅強的趙敏很快就收起眼淚,因為她知道自己今后就是丈夫最強大的支撐,如果她都不能堅強,那丈夫日后的生活又該怎么辦?
堅強妻子獨自撐起一個家
“我沒有太在意賠償,看到我的丈夫命還在,就覺得其他都不重要了!睆哪且院,趙敏就一個人扛起了他們的家,為了照顧丈夫她關掉了小賣部,每天早上,趙敏總是早早起來,為丈夫準備早飯,待丈夫醒了她就抓緊給他洗漱,喂飯,事后她還要給丈夫按摩。“他每天都躺在床上不能動,我怕時間久了肌肉萎縮!闭f起照顧丈夫的細節,趙敏輕描淡寫的說道。
軍人出身的張先生是個要強的人,剛開始很不能接受自己不能走的現實,可看到妻子每日對他不離不棄的照料,張先生也樂觀起來,開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和妻子的護理。為了讓妻子不要過于擔心自己,張先生雖然不能動卻總是主動和妻子聊天,說笑,出事后夫妻二人的物質生活遠不如從前,可他們時刻相伴左右,比新婚的時候還要恩愛。就這樣,憑著趙敏無微不至的照料和丈夫驚人的毅力,奇跡也在不久后發生了。
悉心照料幫丈夫重新站起來
2007年的一天,已經臥床幾個月的張先生突然感覺自己的腰有了感覺,他試著讓妻子扶自己坐起來,沒想到他居然真的坐住了。就這樣從幾分鐘到幾小時,丈夫可以坐越來越久,趙敏也加大了對丈夫的按摩次數,幫助丈夫恢復。
不久,張先生又想試著站起來,趙敏于是先作好保護措施,再抱著丈夫小心翼翼地往起來挪,丈夫比自己高大,此刻腿腳也用不了太多力氣,對常人來說一個簡單的扶起動作,夫妻二人卻用了將近半小時,可是當滿頭大汗的趙敏扶著同樣滿頭大汗的丈夫站起來的那一刻,兩個人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當初給張先生進行手術的醫生,得知張先生居然奇跡般站了起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安排手術為張先生去掉了體內的鋼針。
再次手術后,張先生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他渴望重新行走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趙敏也在心中暗暗發誓,再苦再累也要幫丈夫重新邁步。自此以后,趙敏就把自己當成丈夫的拐杖,每天用肩膀撐起丈夫的雙臂,像教小嬰兒一樣帶著丈夫挪步,功夫不負有人,一年后張先生已經可以自己拄著拐杖行走,這驚人的變化讓醫生都為之嘆服。
如今,丈夫張先生已經可以自己到伏羲廟等遠一點的地方散步,趙敏也可以抽空做一些其他的事,可只要事情一辦完她就會立刻趕到丈夫身邊!白詮某鍪潞,每天從早到晚我們幾乎都待在一起,雖然現在他可以獨立了,可我如果長時間看不到他,心里就會著急!
人們常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趙敏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丈夫的不離不棄。提起未來,趙敏說,車禍前她和丈夫還沒要孩子,事后丈夫受傷他們便沒有再考慮此事,因此未來只希望她和丈夫兩人能夠平安、快樂地繼續生活,能夠相依相伴一直到老,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