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南鎮孫集村依托扶貧政策支持,大力實施新農村及美麗鄉村建設、安全飲水、異地搬遷、陣地建設、文化旅游等項目建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小康農宅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主導產業發展、能人帶動脫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著力打造生態鄉村旅游示范村,全面改變貧困面貌,加快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是扶貧政策支持,加強發展內在動力。該村2006年被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14年被定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在省、市、區新農村及美麗鄉村建設、“雙聯”行動、扶貧攻堅行動、尤其是在秦州區精準扶貧“1+18”方案支持下,孫集村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一主線,結合實際,按照“政府主導、規劃先行、能人引領、村民參與、產業助推、以商招商”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規劃設計為龍頭,以新農村建設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為依托,以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最終目的,堅持“兩個五化”配套、“四美”并舉,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幫扶貧困戶脫貧致富,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和村民綜合素質,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為全面促進孫集村科學發展,建設富裕、和諧、生態新孫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科學規劃指導,精確繪制發展藍圖。2013年,該村委托長安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孫集村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在建設進程中,根據發展需要,該村對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做了修編,最終將目標確定為建設甘肅省一流的生態鄉村旅游示范村。規劃分三期實施,建設期限8年,即2014年—2021年,總占地面積1500畝,建設用地814畝,計劃總投資10.06億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設期限為2014—2017年,計劃投資4.35億元,建設內容為異地搬遷安置區、滑雪場及青鵑山莊農家樂建設、風情小鎮、生態文化觀光園及農產品配送中心;二期工程建設年限為2016—2019年,計劃投資4.2億元,建設內容為歡樂谷文化產業;三期工程建設年限為2019—2021年,計劃投資1.51億元,建設內容為異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及養老養生區建設。
三是能人幫扶帶動,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依托精準扶貧建設生態鄉村旅游示范村進程中,致富能人的幫扶帶動是成功的助推器。在他們的支持下,成立了甘肅浪馬灘農業生態開發公司,主動適應孫集村人民隨著經濟收入的持續增長對生活水平、文化娛樂、人居環境的新要求,積極引進項目支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把孫集村打造成為集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文化娛樂、商貿物流、生態安居為一體的生態鄉村旅游綜合體。在深化“雙聯行動”,推進“聯村聯戶建陣地脫貧致富奔小康”活動“百聯千扶萬幫”工程中,村上的致富能人與因災、因病、因學致貧的11戶建檔立卡返貧戶對接,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引領他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截至目前,甘肅浪馬灘農業生態開發公司累計投入資金2.15億元,為孫集村依托精準扶貧建設生態鄉村旅游示范村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障。
四是項目支撐保障,全面改變貧困面貌。在新農村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依托秦州區精準扶貧“1+18”方案,積極爭取“一事一議”、安全飲水、異地搬遷、陣地建設、文化旅游等項目,整合資金,大力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異地搬遷安置區小康農宅93套,配套硬化通村主干道5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255盞,栽植綠化苗木7萬余株,硬化通村主干道1.7公里,次干道3.3公里,石砌護坡380米約1500立方,整修危墻1000米528立方,建成集衛生室、農家超市、便民服務中心為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300平方米,完成投資9500萬元。2015年在建異地搬遷四層安置區120戶、兩層安置區19戶,建設面積17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9000萬元,已完成主體工程15000平方米,完成投資3800萬元;規劃異地搬遷及養老區,計劃投資1.51億元,建設20000平方米安置區和10000平方米老年公寓及康體中心。風情小鎮項目建設,建成占地150畝的青鵑山滑雪滑草場及配套產業和青鵑山莊農家樂,完成投資3000萬元;2015年在建農家樂20戶,每戶190平方米,計劃投資5000萬元,已完成投資1200萬元,完成主體工程5000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150畝的生態文化觀光園主體工程已完成,附屬工程正在施工,完成投資4000萬元。
五是發展核心產業,確保群眾增收致富。在精準扶貧致富產業發展上,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新我精”、“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產業發展思路,以點帶面,整體推進致富產業發展,積極引導幫扶發展勞務輸轉、家庭種養殖、農家樂等核心產業。勞務輸轉是孫集村的首位及主導產業,在外出創業致富能人的引領下,常年從事務工人員達1000余人,勞務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80%以上。尤其依托省道306沿線交通便利,距天水市城區30公里,隴南市禮縣、西和縣比較近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2014年建成的面積為150畝的青鵑山滑雪場,自投入運營以來,受到了隴東南滑雪愛好者的廣泛青睞,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總銷售收入80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150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天水市發展鄉村旅游業的典范。通過多年發展和扶貧攻堅,全村貧困人口下降到11戶61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31%,2014年全村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4016.31萬元,人均純收入9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