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力度大 管用規范化
秦州區高標準打造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Files246/BeyondPic/2015-7/29/20150729115202805.jpg)
秦州區高度重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管用,始終把陣地建設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作為提升基層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來抓,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建設力度,規范使用管理,確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得起,管得住,用得好。
![](/Files246/BeyondPic/2015-7/29/20150729115159170.jpg)
打造服務平臺,著重建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按照“設計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審批一支筆,籌資多渠道、建設多途徑、功能多元化”的思路,著力加強硬件基礎建設,切實增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功能,努力打造決策議事、便民服務、學習培訓、綜合管理、文體活動“五位一體”的基層服務平臺。推進力度大。區上從2015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對面積狹小、年久失修、功能不完善的村級和社區組織活動場所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經過摸底,將面積小于90平方米的98處和房屋塌陷的7處共105處村級陣地,全部列入建設規劃,今年“一次性鋪開攤子”,爭取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全區41個社區中,有20處面積不足200㎡,今年起三年內將這20處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全部列入升級改造計劃,其中,新建14處,改擴建6處。要求標準高。區上負責統一設計圖紙,各鄉鎮負責規劃選址。陣地選址力爭選在村中心,陣地前面預留一定空地,要求一次性建成帶廣場的開放式陣地。按照“五位一體”、“六室八有”的要求,陣地建設圖紙在合理設置各個功能室之外,并預留宿舍、灶房,方便駐村干部食宿自理。陣地面積大。今年堅持爭取一次建大建好的原則,明確要求陣地建設面積最小不低于150㎡。根據各鄉鎮上報的實際建設面積,105處新建陣地總建筑面積20784㎡,其中160㎡的建67處,232㎡建25處,328㎡建13處。新建的14處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均按照不低于200㎡的建設面積進行規劃。建設速度快。各鄉鎮普遍重視,行動迅速,目前105處新建陣地已開工建設96處,占所有新建陣地的91%,其中主體完工26處。其余12處陣地正積極協調建設用地,進行選址規劃。社區陣地建設目前已有2處完工,其余正在和市規劃局積極協調,爭取全市統一規劃,預留空地建設。籌資渠道廣。村級陣地建設資金來源主要采取區財政補助一些、部門幫扶一些、項目整合一些、鄉鎮自籌一些等方式,其中區財政每年補助500萬元,連續三年共補助1500萬元;每年整合衛生、文廣、發改等區直部門項目資金210萬元,三年共計630萬元;部門單位根據聯村陣地建設實際情況,積極進行資金或物資幫扶,105處陣地幫建單位提供幫扶資金780萬元;各鄉鎮自籌資金1340萬元。全區陣地建設共籌措資金4250萬元。
![](/Files246/BeyondPic/2015-7/29/20150729115204365.jpg)
注重發揮作用,切實推進陣地規范化建設。統一制作門牌。根據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求和陣地大小使用情況,合理布局,統一劃分村級陣地6個功能室,將原來的衛生室、計生室合并為一室,新增加便民服務室,全區統一制作420個村的門牌標識,全部分發到各村安裝上墻。規范制度牌子。各基層單位對所有上墻的制度牌子進行清理整頓,及時清除過時或者沒有發揮的制度,根據統一要求,村上建立基本的黨建8項制度,社區建立黨建10項制度。完善軟件資料。對各領域黨建資料予以規范,農村達到“五簿九冊”和遠程教育“三簿一冊”,社區達到“三薄六冊”,機關達到“三薄五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達到“三薄七冊”,黨建軟件資料逐步完善規范。開展便民服務。推行村干部輪流坐班和鄉鎮干部駐村工作制度,確保“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充分發揮“小窗口、大服務”功能,開辦便民服務點,利用“一站式”服務大廳,實行集中開放式辦公,按工作職責設置服務窗口,建立辦事指南,公開管理權限、工作職責、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明確辦結時限,推行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
![](/Files246/BeyondPic/2015-7/29/201507291152092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