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影燈下的天使
——記秦州區衛生系統“優秀護士”、區人民醫院手術室主管護師高寧
高寧同志1990年畢業于天水職業中專護士班,1991年5月分配到秦州區人民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在手術室崗位上一干就是24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堅持發揚南丁格爾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憑借著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在平凡的崗位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護士的天職,雖有辛苦、勞累、汗水,卻是無怨無悔。
工作中,高寧同志踏實認真、關心病人、團結同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怕臟、不怕累,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隨叫隨到,以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耐心細致的護理服務贏得了廣大患者與職工的好評。工作之余,她注重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提高,從最基本的“三基訓練”做起,苦練基本功,每年的考試考核中均能取得較好的名次。在2009年全院護理技能比賽中獲得第二名,同年在全市護理技能大賽中獲得個人單項優秀獎,團體優秀獎。2010年在全市衛生系統護理急救大賽中獲得個人單項優秀獎,團體三等獎。她堅持自學,2000年以自考的形式通過了蘭州醫學院護理大專的學習,撰寫了《手術病人術中護理要求調查分析》、《手術室護理應注意的環節與對策》等論文,進一步更新了知識結構,開闊了視野。
高寧同志常說,“病人家屬把自己親人的安危托付給了我們,我們決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把病人當作親人般的關心和幫助是我們工作的宗旨和信念”。有一次,忙碌了一天剛準備下班的她,遇到一位腦外傷患者送入科室搶救,便主動留下來跑上跑下,幫著取血、取藥,當患者家屬趕來看到脫離生命危險的親人,看到在床邊照顧患者的她,很是感動,連聲說:“真是想不到,太感謝了。”她說,那一刻,她突然感覺到所有的疲憊都化為烏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果說驚心動魄的搶救讓人無比震撼和感動的話,那么一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卻傾注著護士無微不至的關懷。每當遇到精神十分緊張的病人時,她都會來到病人身旁,安慰他們,對他們說:“別怕有我在呢。”簡單的話語中傳遞著信任與感激。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十分注重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對患者總有一份更多的關心,平和的言語、輕柔的動作,體貼的問候,總想盡力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手術環境,盡量穩定病人的情緒,使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手術室是醫院任務最繁重的科室,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有時一餓就是幾個小時,腰酸了要站得住、肚子餓了要挺得住、眼睛困了要熬得住,甚至有時會通宵達旦忙碌著。高寧同志說:這么多年來,她真正體驗到手術室護士平凡工作的滋味,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也更能體諒同事的辛苦。很多時候,當別人進入甜蜜的夢鄉,她們還在無影燈下忙碌著。很多時候,深夜的電話鈴聲把她從夢中驚醒,她只好把溫暖舒適拋在身后,頂著寒風奔向熟悉的崗位。2013年12月的一個深夜,一位產婦因產后大出血生命垂危,已處于休克狀態急需手術,當時高寧的丈夫出差在外地,剛躺上床休息的她接到電話通知上手術,看著熟睡的兒子她猶豫了,但想到產婦等待搶救,她依然把兒子鎖到家里,打車趕到醫院參與搶救,直到第二天凌晨,產婦子宮摘除手術成功,把患者從死神手里奪回,她才和所有醫護人員松了一口氣。高寧說,雖然她們很累,但心里卻十分高興,當她們把成功脫險后的病人推出手術室時,焦急等候的病人家屬舒展了緊縮的眉頭,給她們一個感謝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謝謝,都會使她有種自豪感、滿足感涌上心頭。
歲月流逝改變的是容顏,卻抹不去行程中前進的的足跡,24年來,高寧同志盡自己的一片心、一份力,和她的護士姐妹們一起在救死扶傷的生涯里為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提高醫院的聲譽而努力工作、默默奉獻著。她還記得,剛進醫院時帶教老師就對她說:你選擇了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如果說,當時她不太明白“奉獻”二字深刻含義的話,那么從她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戴上燕尾帽走進醫院起,便漸漸明白了,唯有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擁有無怨無悔的人生。她說:是護士這個職業,讓她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懂得了如何珍愛生命,懂得了奉獻是一種幸福。在手術室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會以新的姿態展示新的風采,創造新的業績,在無影燈下盡情揮灑絢麗的光彩,為護理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