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州>>正文
秦州區2015年“兩會”掃描(組圖)
(2015-3-4 11:08:46)  來源:秦州區外宣辦  打印本頁

謀求大發展 實現新跨越

——秦州區2015年“兩會”掃描

  (秦州區外宣辦)春雨滋潤秦州,“兩會”催人奮進。

  2月28日至3月3日,伴隨著人們期盼了已久的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秦州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秦州區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也肩負著秦州幾十萬人民的重托隆重舉行了。

  幾天來,來自全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滿懷熱情參政議政、共商發展大計,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從而推動秦州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

  落實城鄉低保提標政策,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農村危舊房和殘疾人危房改造進度……連日來,備受秦州區人民關注的民生問題,更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亮點頻閃,可謂心之切切,情之連連。

  難忘2014 秦州發展全面提速

  “2014年,在天水市委、市政府和秦州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秦州區牢牢把握加快發展主題,全面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穩中求進,奮力拼搏,較好地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48.64億元,同比增長9.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2億元,同比增長20.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59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83億元,同比增長12.4%;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6.27億元,同比增長10.56%;完成一般預算收入7.2億元,同比增長7.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1.84元,同比增長10.9%;農民人均純收入5482.09元,同比增長13.8%。”

  雖然數字是枯燥的,但“同比增長”所蘊含的豐碩成果卻讓人們倍受鼓舞。因為,它們留下了秦州區廣大干部群眾堅實的發展步伐,記錄著秦州區一年來的發展速度。

  如果進一步細化這些數字,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秦州區農業農村工作的扎實推進。

  這一年,該區實現農業增加值11.86億元,同比增長6.02%;糧食總產達到20.7萬噸,實現“十一”連增。

  之所以能實現“十一”連增,離不開多個支農惠農項目的實施。

  加快勞務、果品、蔬菜、畜牧、中藥材等主導產業擴量提質增效,輸轉勞務人員11.06萬人次,創勞務收入14.9億元;完成果樹建園6.9萬畝,安裝防霜機64臺,新建氣象防雹點10處;新增龍頭企業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2家;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4個,畜禽飼養量達到301萬頭(只),秦州大鯢自然保護區成功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新建設施蔬菜鋼架大棚350個、日光溫室4座,種植蔬菜15.03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

  新增土地流轉3萬畝,累計達到16.3萬畝,占總承包地的17.93%;秀金山市級示范區扎實推進,9個區級示范區建設初顯成效;60個市、區農業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全面完成;農村綜合改革有序推進;三興牧業、天水果蔬市場、牡丹天天樂千畝設施蔬菜基地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區財政落實100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強力推進西南片區扶貧開發,出臺了市區聯動三年扶貧攻堅實施計劃;皂郊整鎮推進及秦嶺竹林等13個整村推進項目全面完成;2.5萬噸糧食平房倉項目落地實施;新增果品貯存能力1.5萬噸;新修堤防23.85公里、梯田5.95萬畝,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基本完工;完成荒山造林1.62萬畝、行道樹綠化120公里、鞏固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2萬畝。

  其次,便是工業經濟的平穩發展。

  這一年,秦州區全面落實《秦州區支持工業經濟發展獎勵辦法》,列支200萬元對華天電子、長城開關等22戶企業給予獎勵,支持企業加快發展。華天產業園二期、國家高低壓質檢中心三期、西電集團真空觸頭二期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積極培育壯大小微企業,長城開關成套等4戶企業新納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庫。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甘肅著名商標5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件。東十里園區道路及暖和灣園區管網改造全面竣工,園區設施進一步完善。

  之外,還有第三產業的穩步提升。

  這一年,秦州區加快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玉泉觀古建筑群維修保護工程一期通過國家驗收,后街清真寺、賈家公館文物保護一期完工,南郭寺等旅游景點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累計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38億元,同比增長23.9%,占全區GDP的2.84%;接待國內外游客88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4.8億元,同比增長25.1%和26.6%。

  完成玉泉大櫻桃批發市場、汪川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程,改造農家店40個,建成社區菜店20家;逐步建立健全商務預報、應急儲備和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商貿流通市場運行平穩有序;積極培養發展電子商務產業,森美易購、御品易購等電商企業平臺啟動上線。

  當然,保障改善民生的不斷加強更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年,秦州區實現城鎮就業18562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3%,清理公益性崗位88人;啟動籌集國列重大項目涉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基金4036萬元,辦理參保973人;落實城鄉低保提標政策,發放低保金1.94億元;清理規范低保對象1885戶5009人;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發放醫療救助金2023萬元,資助參合參保金104.4萬元,建成城鄉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21個。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完成投資20.5億元,建成達到入住條件的各類保障性住房7216套 53.7萬平方米,配租配售廉租住房316套、經濟適用住房750套;投資5000萬元配套建設兩處覆蓋20萬平方米的供熱工程投入使用;暖和灣等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基本建成;山水嘉園限價商品房進展順利;農村危舊房和殘疾人危房改造全面完工。

  狠抓災后恢復重建,完成各類項目投資7.28億元,柳林大橋、劉十路道路重建工程,錢家壩、駝陽溝堤防,榮光村等5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娘娘壩中心小學等4所學校重建工程等完工;娘娘壩錢家壩、河口,齊壽鐵佛,平南丁川等1136戶易地搬遷村民住房重建工程基本完工。

  不得不提的還有項目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城鄉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等等。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4年,讓人們欣喜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秦州區緊緊團結依靠全區人民,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全區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全面進步。

  立足2015 秦州努力實現跨越

  成就已成過去,終點又是起點。

  2014年成績的取得,并未讓與會的代表、委員們盲目陶醉,他們知道2015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秦州區面臨著發展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必須要準確研判形勢,強化各項措施,搶抓機遇,切實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系列決策部署和區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快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升級,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提升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加強環境建設,著力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力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快社會治理創新,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強化政府自身建設,著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正是基于正確的分析、清醒的認識,秦州區2015年政府工作的這一總體思路才逐漸明晰。

  工作思路明晰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隨之確定:生產總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5%;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3.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6‰以內。

  有增有降,還有控制指標,都讓我們看到了確定目標的科學性。

  自然,不確定所要做的重點工作,要實現這一目標便難以談起。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切實拓寬強農富民渠道;積極推進轉型升級,提升工業經濟整體效益;做大做強第三產業,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堅持項目拉動戰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打造最佳宜居環境城區;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讓與會的代表、委員們明確了新的一年中工作的著重點。

  細縷這些工作,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大力發展農業、工業,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外,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亦是重中之重。

  為了實現這一民生工作目標,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做好就業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創新管理。

  要切實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就要堅持把擴大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落實國家、省、市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加強公益性崗位的管理,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努力提高全區就業率;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就業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退役士兵和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加強勞動保護,健全勞動保障監督體制和勞動爭議調處仲裁機制,實行農民工工資支付“一卡通”,尤其對建筑行業進行重點突破,逐漸減少勞資糾紛,維護和諧勞動關系。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加強社保基金征繳管理,啟動實施事業單位等組織工傷保險工作,創造條件逐步解決被征地農民歷史遺留問題,切實做好“五險合一”各項準備工作,加快社保卡辦理進度,完善人臉識別采集認證工作,全面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抓好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救災救濟,采取“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社會救助辦法,不斷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加快經濟適用房及公租房、城市棚戶區改造、限價商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加快入住工作,切實提高入住率;實施石馬坪、天水海林等9個棚戶區改造,更好地滿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需求;加快6個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村民住房及配套設施建設進度,確保6月底前全部搬入新居;爭取實施一批農村危舊房及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

  而全面加強社會創新管理,就必須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加強源頭治理,積極做好以災后重建、征地拆遷、土地權屬、勞資爭議、群眾住房等糾紛為重點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下移重心,主動介入,查源頭,排隱患,依法妥善處理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切實加強反恐維穩隊伍建設,提高應急處突能力,深入推進“平安秦州”、“法治秦州”和大巡防體系建設,加強特殊人群管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堅決打擊非法傳銷、“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和地下宗教勢力,加強公共復雜場所及重點區域的專項整治,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鞏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成果,切實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強化安全生產紅線和底線思維意識,落實政府監管、行業管理和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抓好防震減災工作,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施管理,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全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民族團結和宗教和順;抓好國防教育和預備役工作,做好省級“雙擁”模范城創建,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對此,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雷鳴《在政協秦州區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中亦指出: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區政協要堅持把發揚民主、協調關系、化解矛盾作為履行職能的著力點,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大團結大聯合的作用,在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上主動作為。要著力開展對外交往和聯絡活動,積極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牽線搭橋,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向秦州匯聚,為秦州的發展增添動力。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教育、醫療、衛生、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多聽聽老百姓的“心里話”,多看看老百姓的“身邊事”,多算算老百姓的“生活賬”,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群眾訴求的工作,當好群眾的利益代言人。要扎實發揮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的優勢,積極參與扶貧攻堅行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和各類民生工程建設,多做政策宣傳、釋疑解惑、思想溝通的工作,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多做減少雜音、增強和聲、形成合唱的工作,積極營造團結融洽、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多聽聽老百姓的‘心里話’,多看看老百姓的‘身邊事’,多算算老百姓的‘生活賬’,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群眾訴求的工作,當好群眾的利益代言人。”

  雷鳴書記這番表明了作為人民公仆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話,可謂說到了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心坎上,讓人們猶如春風佛面,激情涌動。

  廣大干部們明白,新的一年中,要實現民生目標,自己該怎么做;群眾則知道政府上至領導下至干部都無不時刻牽掛著他們,為他們致富奔小康而盡心竭力。

  雖然連日的會議讓代表、委員們面有倦色,但大家精神卻依舊抖擻。“兩會”相繼閉幕后,他們都急著趕了回去把“兩會”的精神傳達到辦公室的工作崗位、生產的車間、勞動的田間地頭。

  站在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實現新突破,無疑是這次“兩會”的初衷,更是秦州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心愿。

  相信在天水市委、市政府和秦州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這次“兩會”精神的指引下,有了秦州區廣大干部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扎實有效的工作舉措,有了全區人民開拓進取的精神、苦干實干的風貌,必將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快速發展,建設一個富裕美麗的新秦州。

攝影相關圖片
冰天雪地練瑜伽(圖) 聚焦麥積山雪景(圖) “四九”寒天桃花開(圖) 走進武山蔬菜科技園(圖) 天水湖上白鷺舞翩躚(圖) 葫蘆河生態公園 渭河風情線 麥積山溫泉度假酒店(圖) 石門秋色醉游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