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1/BeyondPic/2014-5/1/14050113260668574d4d07a36e.jpg)
近日,國務院文化部正式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天水絲毯織造技藝作為傳統技藝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單。
天水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人力資源為天水絲毯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天水絲毯制作技藝是西北傳統手工技藝的典型代表。天水絲毯以優質蠶絲為原料,一條完美的絲毯工藝品需要經過創新圖案設計、大稿繪制、工藝點樣繪制、染色、纏倒線、配線、織毯、平毯、片剪、雕刻等二十幾道工序。編織技藝是采用手工8字形打結栽絨方法,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天水絲毯圖案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以地方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和名人字畫為題材,古香古色、毯面華麗,并有吸音、防潮、保暖、防蛀、綠色環保等特點,彰顯了傳統工藝與地方文化的藝術魅力。
![](/Files242/BeyondPic/2014-8/1/1407252135aea58c055be4f405.jpg)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天水絲毯曾是本地的支柱產業,由于織造精細,做工考究,圖案豐富,立體感強,很受國際友人歡迎,產品遠銷遠銷歐美、日本等二十幾個國家。天水絲毯最大的特點是純手工編制而成,這也就決定了絲毯是高成本,低產出,近年來,由于受機織毯市場的沖擊,加之織工的減少,產量嚴重下滑,絲毯發展面臨諸多困境。為了走出困境,天水新絲毯有限公司創新圖案設計,將地方特色和市場流行圖案相結合,生產出適應市場的新品。
為了更好的傳承天水絲毯制作技藝,近年來,秦州區不斷加大非遺傳承和保護力度,搜集整理天水絲毯制作技藝有關文獻資料、工藝技術資料和絲毯制作代表制品,充實非遺資料庫,并積極培養天水絲毯制作技藝傳承人,確保該項技藝能夠繼承流傳下去。(楊旭 靳艷艷)
![](/Files242/BeyondPic/2014-8/1/1407252135dedab2d011435bc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