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記者來到位于秦州區忠義巷溫祥寅老人的家,寬敞的屋子被獨居的溫老收拾得井井有條。見到記者的到來,80歲的溫祥寅老人顯得十分高興,一邊熱情地招呼記者,一邊忙活著收拾東西,嘴里還哼著小曲,他的開朗立刻感染了我們,采訪中這個精神矍鑠、風趣幽默的老人讓記者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
說起這次新疆之行,溫老不斷感慨自己收獲頗豐,8月份從天水出發,歷時50天,從新疆最北邊的喀納斯,一路到新疆最南面的紅其拉甫,一直進入到了巴基斯坦境內,總路程4000多公里。溫老告訴記者,這次旅行的原來計劃是想穿越可可西里的無人區,但現在那里交通不便,他只好取消了計劃,臨時決定去新疆。
溫老一邊說,一邊為記者拿出了地圖,上面用紅筆詳細地標注著他走過的路線。說到興奮之處,他還用手比劃了起來:“伊犁的風景最美!那里的風土人情我都很喜歡,路面干凈整潔,處處瓜果飄香,人們穿著特色服飾在街上翩然走過,像人間仙境一樣;阿克蘇有一望無際的棉花田,還有壯觀的大水庫;孔雀河的美,蘆葦蕩的神秘,還有胡楊林的壯麗,都讓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新疆的青山綠水給溫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說起最讓他難忘的,還是在新疆泡的溫泉、吃的美食。“新疆的羊腿抓飯很美味,讓我至今回味起來難以忘懷。”溫老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一個背包,一個手提包,就是溫老每次出去旅行的全部所需,“兩個包加起來有20多斤,我還能背得動,走的地方多了也就習慣了。”溫老的語氣顯得很輕松,很難想象一個80歲的老人拿著20多斤的行李走南闖北的畫面。
溫祥寅老人還拿出了他旅行必備品的清單給記者看,除了一些必需物品,溫老很細心地在上面加上了“暈車袋”,看出了記者的疑惑,他解釋道:“很多人坐在大巴車上都會暈車嘔吐,隨身帶幾個塑料袋,在暈車嘔吐的時候用,方便自己,也照顧到了他人。”這個小細節卻讓記者深受觸動。
說到開銷,溫祥寅老人說,他每次旅行平均每日花費都在120元左右,他說:“我每天吃飯花不了多少錢,住的旅館也比較便宜,一天才30多元,所以花銷并不大,我是出來感受大自然,不是出來花錢享受的,要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溫老告訴記者,他的退休金夠自己花,每天衣食住行也花費很少,自己攢下來的錢都用來旅行了,他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
“我呆在家里時間長了就覺得身體不舒服,偶爾還要吃降壓藥,但我一到外面走動起來,渾身輕松,什么藥也不用吃,就連去西藏的那次我帶的藥物也都原封不動的拿回來了。”溫老的語氣中透露著些許自豪。
當問到他養生的秘訣時,溫老笑著說,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養生之道,就是每天早睡早起,適當地鍛煉。他說:“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跳舞、游泳和搖呼啦圈,一次能搖100多個呢!”飲食方面,溫老說他并不挑食,喜歡將自己愛吃的食物煮在一起吃,營養豐富又搭配合理。
談起以后的計劃,溫老說要去歐洲,只是現在年紀太大,簽證一直辦不下來,雖然很苦惱但他不會氣餒,一定努力實現自己的計劃。溫老說,越是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心情就會越發豁然開朗,不會為身邊繁雜的瑣事而苦惱不安,心情也會變得輕松起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采訪的最后,溫祥寅老人拿出了他從新疆可可托海撿來的石頭,由于畢業于地質學校,溫老對石頭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別人都去購物游玩的時候,他便一個人跑到山上去撿石頭,隕石、礦石……溫老都如數家珍,并一塊塊為它們標注名稱,“我從塔什庫爾干縣的石頭城里撿到了和可可托海一樣的石頭,說明那里可能會有礦產資源!這是我這次去新疆最大的收獲。”
聽著溫老興奮的語氣,我們有些許感動,這樣一個熱愛生活的老人,有著像年輕人一樣的激情和一顆火熱的心,是旅行讓他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和生活的意義。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長壽,足跡踏遍世界各地,實現他的旅游夢想。(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