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訊(記者哈麗娜文/圖)11月11日,記者在天水市秦州區水務局采訪時獲悉,我省首次采用生態混凝土澆筑的堤防工程在天水秦州區娘娘壩鎮災后重建工程中完成。
在去年的7·25特大暴洪災害中,娘娘壩鎮河道兩側的堤防、排水渠全部被毀,災害發生后,天水市成立了7·25特大暴洪災害災后重建堤防工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實地勘察、設計,經省水利廳批復建設我省第一處利用生態混凝土澆筑的堤防工程。河道段治理工程設計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級別為4級,總投資3661萬元。工程于今年4月開工建設以來,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單位邊施工邊學習,目前,堤防主體工程和重力墻已全面完工,生態混凝土澆筑正在掃尾。
天水市秦州區水務局水資源辦公室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生態混凝土澆筑堤防工程是我省第一次采用重力式擋土墻和生態混凝土相結合的復式斷面,生態混凝土與一般混凝土相比,具有生態相融型和環境友好型,除塵、降噪、透水等功能,工程建成以后,不僅能起到防洪減災的功能,而且給當地居民營造一個綠色生態環保美觀的居住環境。
據了解,娘娘壩錢家壩河口安置區共新建生態混凝土堤防8.685公里,排洪渠1.143公里,可保護人口1.62萬人,保護農田0.1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