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秦州區通過找門路、搜信息、抓培訓、建基地、促輸轉、強服務等一系列措施,鞏固老基地,開辟新領域,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截止8月底,全區共輸轉勞動力10.76萬人次,創勞務收入近13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該區在勞務培訓輸轉工作中,采取培訓、輸轉、服務的工作模式,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力度和勞務政策宣傳,提升勞務輸出效益,扶持農民工回鄉創業,推動了秦州區經濟建設和諧穩定發展。一是加強有組織輸轉工作。該區把培育壯大勞務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在解決就近務工的同時,該區還依托駐外勞務站的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在廣東、江蘇、內蒙等地建立勞務基地140個,切實提高了勞務輸轉質量和組織輸轉率,為勞務輸出人員解決就業問題,并充分發揮勞務品牌的輻射帶動作用,把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新模式來抓,使勞務產業呈現輸出人數和勞務收入逐年遞增的良好局面。近五年共輸轉城鄉勞動力54萬人次,其中有組織輸轉33萬人次,有組織輸轉率達60%。創勞務收入達56.4億元,人均年務工收入1萬元。二是抓好勞務培訓工作。該區在加強各鄉鎮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的同時,在該區務工人員集中的務工地域開展異地培訓,讓群眾一邊務工,一邊參加培訓,提高務工技能。近五年累計技能培訓農民工36500人,其中勞務品牌(保安、餐飲、建筑)培訓1050人,先后在廣東東莞、內蒙等地對890名秦州籍務工人員開展了異地培訓,培訓合格率達到92%,取得職業技能合格證(初級工)共4650人。僅去年,該區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1.1萬人。此舉進一步提高了農民工務工的技能和就業的競爭力,實現了城鄉富余勞動力的充分就業。三是成功注冊國家級勞務品牌。目前,已成功注冊了“齊壽建筑工、秦州藉河技工、秦州曹劉保安、牡丹家政服務大姐”四項國家級勞務品牌,不僅使勞務輸出人員增強了競爭力,實現了穩定就業,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提升了全區農民工就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收入,在省內外獲得了普遍歡迎和高度贊譽。(秦州區人社局 呂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