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6、7月份發生的四次暴洪災害如同四頭肆虐的“猛獸”使我市多地受傷,那么秦州區娘娘壩鎮無疑是傷得最為嚴重的地方:全鎮3439戶群眾受災,倒塌房屋478戶1696間,嚴重受損形成危房1763戶7991間,受地質災害威脅無法居住1198戶;18人因災死亡、1人失蹤;多條道路橋涵沖斷,河堤沖毀,大片農田被淹,一些地方成為“孤島”……
洪災離去,當地群眾在廢墟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開展災后重建,為被毀的家園療傷。如今,在這片飽經暴洪蹂躪的土地上,各項災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那些曾經滿目瘡痍的傷痕,隨著災后重建的推進正在漸漸愈合。
7月23日,記者走進娘娘壩鎮采訪。從鎮政府通往李子園村的路上,記者看到,山上道路兩旁的田地里玉米、中藥材等作物郁郁蔥蔥。村莊、河道隨處可見建設房屋、修筑河堤溝道的場面。因去年暴洪災害被多處沖毀的上堯——李子園公路已全線修通,道路靠河一側的護坡堤看上去澆筑得厚實而堅固,路上運送砂石料的車來往穿行,在還未鋪油的路面上揚起一陣陣沙塵;在錢家壩和河口兩個集中安置點上,施工人員正在烈日下趕搶工期,在他們的腳下,一幢幢四層高的樓房正拔地而起。
花園村是娘娘壩鎮暴洪災害的重災村之一,在去年那四場暴洪災害中,全村282戶村民中有182戶受災,其中9戶村民房屋全部被毀。為確保該村不再遭受暴洪災害,水利部門目前正在依托災后重建項目建設河堤,拓寬河道。站在村頭一處正在建設中的河堤上,花園村村主任曹拜祥欣慰地對記者說:“以前河道只有三四米寬,一下大雨村民晚上都害怕得不敢睡覺。現在好了,你看水利局在今年的災后重建中,不僅把村前的河堤加高了,還把河道加寬到39米,以后再下大雨我們就不再那么害怕了。”
正在“遍地開花”的災后重建工程不僅使傷痕累累的村莊、道路、河溝得以整飭,“容貌”得以恢復,而且使災民們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望天村在去年的暴洪災害中村莊水毀嚴重,經相關部門鑒定,村莊已不宜居住。災害過后,鎮上決定將該村92戶村民以易地搬遷重建的方式搬至河口村的集中安置點。
目前,雖然集中安置點還未建成,但村民們對于他們未來的新家還是充滿了期待。“以前的莊住不成了,現在鎮上給我們選了新地方,雖然離我們原來的莊有點遠,務地干啥的不方便,但搬了就安全了,下大雨大人娃娃也就不再害怕了。”還在原李子園鄉政府的安置點上暫住的望天村村民許元興平靜地對記者說。
負責全鎮災后重建工作的娘娘壩鎮黨委副書記謝建平告訴記者,全鎮災后重建工作包括村民住房恢復重建工程和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程,其中村民住房恢復重建工程通過一般維修加固、分散自建、易地搬遷、購房安置4種方式實施重建,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程依托項目重建。在住房恢復重建方面,全鎮確定的3439戶災民中,需要住房恢復重建戶的2188戶,其中一般維修加固1251戶,分散自建1401戶,易地搬遷重建787戶。在基礎設施恢復重建方面,其中娘娘壩鎮駝陽溝2.1公里堤防工程已于2014年4月下旬全面竣工,娘娘壩鎮柳林大橋重建工程已于2014年6月底竣工通車,其余各項重建項目正在按照既定的工程計劃穩步推進。計劃2014年7月底完成劉家河——十字路、上堯——李子園、大門鄉——劉家河村3條道路應急恢復重建工程和娘娘壩鎮“7·25”特大暴洪災害災后重建防洪工程;今年8月底完成娘娘壩鎮錢家壩、李子河口2個集中安置點泥石流、滑坡治理項目以及榮光村、花園溝等鎮域泥石流溝道治理工程,完成娘娘壩中心小學應急恢復重建和錢家壩小學搬遷項目,并建設完成娘娘壩鎮錢家壩1號橋工程;10月底與易地搬遷村民住房建設工程同步完成娘娘壩鎮“7·25”特大暴洪災害災后重建農村供水工程。(記者 郝勤學 實習生 徐聰 田野)